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03,分127页显示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90  91  92  9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谷口躬耕
谷口子真
惯口
灌口二郎
黑口
河门海口
河目海口
阖门百口
红口白舌
红口白牙
鸿口
害口碜
合口呼
合胃口
好莠自口
《漢語大詞典》:谷口躬耕
同“ 谷口耕 ”。 闽 徐夤 《偶书》诗:“市门逐利终身饱, 谷口 躬耕尽日飢。”
《漢語大詞典》:谷口子真
同“ 谷口真 ”。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 谷口 子真 正忆汝,岸高瀼滑限西东。”
《漢語大詞典》:惯口(慣口)
顺口,口头上习惯的。 何其芳 《画梦录·独语》:“‘这里是你的帽子。’或者‘这里是你的纱巾,我们出去走走吧!’我还说这些惯口的句子。”
《國語辭典》:灌口二郎  拼音:guàn kǒu èr láng
神话传说中的神:(1)秦蜀郡守李冰之子二郎,手持三尖两刃刀,擒龙于新津县童子堰,并锁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四川灌县玉垒山有二王庙祀奉。也称为「二郎神」。(2)隋朝嘉阳太守斩郡左河内恶蛟,后蜀人于水涨见之,立庙灌江口。宋时曾显灵而受封。也称为「二郎神」。(3)临江灌口二郎神杨戬。为玉皇大帝御妹之子,曾斧劈桃山。也称为「二郎神」。
《國語辭典》:黑口  拼音:hēi kǒu
版本学上指一种线装书书口的格式。书的版心上下端所刻的线条,线条粗阔的称为「大黑口」,细狭的称为「小黑口」。
《漢語大詞典》:河门海口(河門海口)
比喻说大话。 元 无名氏 《午时牌》第二折:“你忒河门海口,不要我拣好的,我不道的拣好的去哩。”
分類:说大话
《漢語大詞典》:河目海口
上下眶平正而长的眼睛,大而深的口。古以为圣贤相貌。《诗·大雅·生民》“ 后稷 呱矣” 唐 孔颖达 疏:“异之於人,犹有奇表异相,若 孔子 之河目海口, 文王 之四乳龙颜之类。” 明 无名氏 《四贤记·社会》:“ 弓伯长 河目海口,食禄千鐘。”
《漢語大詞典》:阖门百口(闔門百口)
指全家所有人。后汉书·赵岐传:“﹝ 孙嵩 ﹞密问 岐 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 北海 孙宾石 ,闔门百口,埶能相济。’” 唐 颜真卿 《与蔡明远帖》:“一昨缘受替归北,中止 金陵 ,闔门百口,几至餬口。”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臣闔门百口,仰戴隆恩,无可报答,惟有竭诚尽力,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庶以少酬洪造之万一耳。”
《國語辭典》:红口白舌(紅口白舌)  拼音:hóng kǒu bái shé
言语恶毒引起口角纠纷,或说是非、不吉利的话。《红楼梦》第九八回:「宝钗道:『果真死了。岂有红口白舌,咒人死的呢?』」也作「赤口白舌」、「赤口毒舌」。
分類:吕剧
《國語辭典》:赤口白舌  拼音:chì kǒu bó shé
言语恶毒或说惹是非、不吉利的话。《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五月五日午时书,赤口白舌尽消除。」《野叟曝言》第二八回:「今日要祭祖哩,休得赤口白舌的,罚那毒誓!」也作「红口白舌」、「赤口毒舌」。
《漢語大詞典》:红口白牙(紅口白牙)
见“ 红口白舌 ”。
《國語辭典》:红口白舌(紅口白舌)  拼音:hóng kǒu bái shé
言语恶毒引起口角纠纷,或说是非、不吉利的话。《红楼梦》第九八回:「宝钗道:『果真死了。岂有红口白舌,咒人死的呢?』」也作「赤口白舌」、「赤口毒舌」。
分類:吕剧
《漢語大詞典》:鸿口(鴻口)
古地名。 春秋 宋 地。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 东, 虞城县 西北。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齐 师、 宋 师败 吴 师于 鸿口 。” 杜预 注:“ 梁国 睢阳县 东有 鸿口亭 。” 杨伯峻 注:“ 鸿口 ,今 河南 虞城县 西北。” 唐 陈仲师 《土风赋》:“讨 曹 灭 卫 ,侵 鄫 掠 鲁 ,会盟於 鸿口 之亭,缴射於 龙游 之浦。”
《漢語大詞典》:害口碜(害口磣)
感到牙碜。比喻因怕言语粗鄙而说不出口来。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亏你不害口磣,説出这等话来。”
《國語辭典》:合口呼  拼音:hé kǒu hū
字音里有ㄨ介音或主要元音为ㄨ。如「欢」(ㄏㄨㄢ)、「呼」(ㄏㄨ)。称为「合口呼」。简称为「合口」。
《國語辭典》:合胃口  拼音:hé wèi kǒu
1.胃口,饮食的习惯、偏好。「合胃口」指适合个人的饮食习惯。如:「妈妈煮的菜最合我的胃口了。」
2.引申指适合个人的喜好、想法。如:「这首歌曲对我来说是不合胃口的。」
《分类字锦》:好莠自口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