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变文(變文)  拼音:biàn wén
唐代兴起的一种讲唱文学。变文文体是由散文及韵文交替组成,以铺叙佛经义旨为主。内容为演绎佛经故事(如目莲变文、维摩结经讲经文)及历史、民间故事(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是研究中国讲唱文学的重要材料。
《国语辞典》:秋胡变文(秋胡变文)  拼音:qiū hú biàn wén
敦煌变文。残卷编号为S133。内容描述秋胡为求名利,离家求学,终于在魏做官。九年后荣归,在桑园误戏发妻的故事。
《国语辞典》:李陵变文(李陵变文)  拼音:lǐ líng biàn wén
唐代变文。敦煌卷子写本。叙李陵率孤军与匈奴奋斗,于夫人城被擒投降。次年,武帝遣公孙敖率军伐匈奴,失利。谣传匈奴兵法乃李陵所授,武帝怒而诛李陵全家。
《国语辞典》: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拼音:dà mù qián lián míng jiān jiù mǔ biàn wén
唐代变文。敦煌写卷。故事据佛说盂兰盆经敷演而成。叙述青提因私自隐藏供养诸佛的财宝,遂堕入地狱。其子目连修成正果后,至冥间寻母,见母在阿鼻地狱受苦,于是请如来佛搭救。如来佛命八部龙将地狱打开,救出青提。后代据此故事所敷演的戏曲有:宋《目连救母》,元《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明、清《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劝善金科》等。
《漢語大詞典》:敦煌变文(敦煌變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王重 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参见“ 变文 ”、“ 敦煌石室 ”。
分類:讲唱作品
《漢語大詞典》:敦煌变文集
今人王重民等编。八卷。前三卷为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四至六卷为佛经故事,卷七为押座文和其他短文,卷八为搜神记《孝子传》。系根据一百八十七种敦煌写本整理而成,共包括八十七种作品。是研究敦煌变文的重要参考书。
《漢語大詞典》:变文协韵(變文協韻)
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变文协韵例:“古人之文,更有变文以协韵者。诗·鄘风·柏舟篇:‘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传》曰:‘天,谓父。’《正义》曰:‘先母后天者,取其韵句耳。’按:‘母’则直曰‘母’,而‘父’则称之为‘天’,此变文协韵之例也。”
《漢語大詞典》:变互(變互)
指变文,互文。相反。 明 杨慎 升庵诗话·晚见朝日:“ 谢灵运 诗:‘晓闻夕飇急,晚见朝日暾。’此语殊有变互。凡风起必以夕,此云‘晓闻夕飇’,即 杜子美 之‘乔木易高风’也。‘晚见朝日’,倒景反照也。 孟郊 诗:‘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峯夕驻景,深谷夜先明。’皆自 谢 诗翻出。”
分類:变文相反
《國語辭典》:宝卷(寶卷)  拼音:bǎo juàn
一种讲唱文学。由唐代变文和宋代和尚的说经发展而成。本为敷演宗教故事,以引起人们的信心,其后题材不断衍生、扩大,有改编自戏剧、小说与民间故事,甚至于也有敷演时事。
《國語辭典》:俗讲(俗講)  拼音:sú jiǎng
唐代的说唱文学。唐代僧人根据佛经的内容加以铺陈演义,以通俗有趣的说唱方式向在家人宣扬佛法。《资治通鉴。卷二四三。唐纪五十九。敬宗宝历二年》:「上幸兴福寺,观沙门文溆俗讲。」
《漢語大詞典》:唱经文(唱經文)
变文的唱词部分。 王重民 《敦煌变文研究》二:“我以为讲经文是由讲解和唱词两部分构成,按讲解部分说便可称为讲经文,按唱词部分说便可称为唱经文。”
分類:变文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