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变态(變態)  拼音:biàn tài
1.改变原来的形态。《荀子。君道》:「贫穷而不约,富贵而不骄,并遇变态而不穷,审之礼也。」晋。潘岳 射雉赋:「睨骁媒之变态。」
2.与「常态」相对。指人的生理或心理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如:「他虐杀无辜小动物,真是变态。」
3.某些动物自受精卵发育至成体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或多或少的变化,方能与成虫具有相同的形态,此种变化过程称为「变态」。如多数的高等昆虫,都需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变态,才能完成一生。
4.某些植物生长型态和生理机能,因长期受环境影响而产生变化。如仙人掌的针状叶。
《國語辭典》:完全变态(完全變態)  拼音:wán quán biàn tài
昆虫自卵子孵化为蛹,而后再变化为成虫的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如不经过蛹期,则称为「不完全变态」。
《分类字锦》:夭桃变态(夭桃变态)
李咸用 绯桃花歌 上帝春宫思丽绝,夭桃变态求新悦。
分类:
《国语辞典》:性变态行为(性变态行为)  拼音:xìng biàn tài xíng wéi
心理学上指一种性心理异常的行为。如恋物、恋兽、恋童、暴露、窥视、性虐待等。
《国语辞典》:心理变态(心理变态)  拼音:xīn lǐ biàn tài
因不健全的心理而导致异常行为的发生。
《国语辞典》:性变态(性变态)  拼音:xìng biàn tài
骂人的话。指对于特定人、事或情境有异常性偏好或异常行为的状态。
《國語辭典》:风云变态(風雲變態)  拼音:fēng yún biàn tài
形容诗文变化多姿。唐。司空图《诗品。形容》:「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分類:诗文多姿
《漢語大詞典》:不完全变态
昆虫变态的一个类型。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经过卵、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时期,无蛹期。生活在水中的幼虫称稚虫,生活在陆地的幼虫称若虫。如蝗虫、蜻蜓等。
《漢語大詞典》:变态反应
指机体对某些抗原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异常反应。如因食用鱼、虾或服用某些药物后而发生皮疹、呕吐、腹泻、哮喘、溶血、白细胞低下,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其发生与人的体质或反应性以及抗原物质有关。
《漢語大詞典》:变态人格
含义与“人格障碍”相同。
分類:含义
《分类字锦》:变态无穷(变态无穷)
黄伯思燕几图序以广倍长而几之制以成纵横离合变态无穷率视夫宾朋多寡杯盘丰约以为广狭之则
《國語辭典》:变态心理(變態心理)  拼音:biàn tài xīn lǐ
正式名称为「异常心理」,可利用四个特徵定义异常心理,包含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一个人的行为会造成自己莫大的痛苦;失能(disability):一些重要生活领域有所缺陷;违反社会规范:行为不符合个人所属社会文化的普遍原则;及失功能(dysfunction):个体的内在机转无法展现原有功能。任何一种异常心理,均同时存在以上数种特徵。
《漢語大詞典》:变态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人的异常心理和行为。产生于19世纪末。研究内容有神经症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人格障碍、药物和酒精依赖、性变态、心理生理障碍、适应障碍、儿童行为障碍、智力落后等。
《漢語大詞典》:变态百出(變態百出)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新唐书·艺文志一:“歷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态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多也。” 宋 苏轼 《牡丹记叙》:“而近岁尤復变态百出,务为新奇以追逐时好者不可胜纪。” 清 戴名世 《记梦》:“又往往登临楼阁,壮丽閎伟;云霞草木,变态百出,类非人间所有。”
分類:物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