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损人不利己(损人不利己)  拼音:sǔn rén bù lì jǐ
使别人蒙受损失,自己也得不到好处。如:「这种吃力不讨好、损人不利己的事最好少做。」
《国语辞典》:宁可折本,休要饥损(宁可折本,休要饥损)  拼音:níng kě zhé běn,xiū yào jī sǔn
(谚语)宁可在金钱上受些损失,也不要让身体挨饿受损。劝人爱惜身体,珍重加餐。《金瓶梅》第六二回:「哥,你还不吃饭?这个就糊突了。常言道:『宁可折本,休要饥损。』」
《国语辞典》:行政诉讼(行政诉讼)  拼音:xíng zhèng sù sòng
人民因行政机关的违法处分,致权利受损,乃依法向原机关或其上级提起诉愿。经再诉愿不服,或提起再诉愿经三个月未获决定,而向行政法院提起的诉讼。
《国语辞典》:行政诉愿(行政诉愿)  拼音:xíng zhèng sù yuàn
人民因行政机关的违法处分,导致权利受损,而向上级机关请求撤销判决或变更原处分的诉愿。
《国语辞典》:益上损下(益上损下)  拼音:yì shàng sǔn xià
使在上者得益,在下者受损。《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纪二》:「厚己薄人,益上损下,是朕之罪一也。」
《国语辞典》:窃盗险(窃盗险)  拼音:qiè dào xiǎn
为防止因被窃盗遭受损失而投的保险。
《國語辭典》:乾股  拼音:gān gǔ
股票术语。指不用出股金,赚钱时可以分红,赔了不受损失的股份。
《漢語大詞典》:乾股
企业公司中不出股金、赚了分红、赔了不受损失的股份。 张若谷 《马相伯先生年谱·光绪七年》:“ 盛杏孙 自己所认股子,都是口头上说的干股,所以 盛杏孙 发财,其所得大半得诸于公,还不算得诸于民。” 沙汀 《淘金记》二六:“ 吴监 没有提到股款的话。大约相信自己该得干股。”
《国语辞典》:诽谤罪(诽谤罪)  拼音:fěi bàng zuì
法律上指使他人名誉受损害为目的,而指摘或传述其丑行以达于公众者,称为「诽谤罪」。
《漢語大詞典》:反裘伤皮(反裘傷皮)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晋书·张轨传:“今 详 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参见“ 反裘负芻 ”。
分類:皮衣受损
《國語辭典》:反裘负刍(反裘負芻)  拼音:fǎn qiú fù chú
1.形容贫穷劳苦。《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也作「反裘负薪」。
2.比喻愚蠢无知或本末倒置。也作「反裘负薪」。
分類:皮衣
《漢語大詞典》:货损
货运途中数量减少或遭受损坏。例如:没有签合同,货损无法索赔。
《國語辭典》:顾全大局(顧全大局)  拼音:gù quán dà jú
顾虑整体的利益,使不受损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然而要顾全大局呢,也有个无可奈何的时候。」
《國語辭典》:岔气(岔氣)  拼音:chà qì
因胸气不顺而导致不适或疼痛的症状。《红楼梦》第四○回:「林黛玉笑岔了气,伏著桌子嗳哟。」
《国语辞典》:被保险人(被保险人)  拼音:bèi bǎo xiǎn rén
为保险契约的关系人。指当保险事故发生并遭受损害时,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
《漢語大詞典》:瘢夷
(1).创伤。新唐书·李德裕传:“至 元颖 时,(蛮)遇隙而发,故长驱深入,蹂剔千里,荡无孑遗。今瘢痍尚新,非痛矫革,不能刷一方耻。”
(2).指使受创伤,受损伤。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前日 王孝杰 自 河源军 徙 耽尔乙句贵 置 灵州 ,既其叛,乃入牧坊掠羣马,瘢夷州县,是则迁中土无益之成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