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曲取
犹迎合。曲意取悦。《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其王见女,姿容丽质,忽生虎狼之心。 魏陵 曲取王情:‘愿陛下自纳为妃后。’”
《漢語大詞典》:资世(資世)
(1).取悦于世。孔丛子·答问:“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是资世之谈,而无其实者也。”
(2).济世,为社会所用。新唐书·魏元忠传:“夫才生於世,世实须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资世?” 宋 陈亮 《祭凌正仲父文》:“惟君力足以自拔,而志念不出於乡閭;才足以资世,而事业止关乎门户。”
《漢語大詞典》:齐优(齊優)
(1). 齐国 的女乐。史记·乐书:“ 仲尼 不能与 齐 优遂容於 鲁 。” 司马贞 索隐:“ 齐 人归女乐而 孔子 行,言不能遂容於 鲁 而去也。”
(2).借指取悦于人的优伶。 宋 陆游 《黄州》诗:“局促常悲类 楚 囚,迁流还叹学 齐 优。”
《漢語大詞典》:悦媚
逢迎取悦。隋书·艺术传·萧吉:“见上好徵祥之説,欲乾没自进,遂矫其迹为悦媚焉。”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七年:“﹝ 宪宗 ﹞谓左右曰:‘ 吉甫 专为悦媚;如 李絳 ,真宰相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其颂祝主人,悦媚豪右之作,可无竢言。”
分類:逢迎取悦
《漢語大詞典》:市惠
以私惠取悦他人;买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曾友于:“ 友于 喜,归,共出田宅居 成 。诸兄怒市惠,登门窘辱。”清史稿·仁宗纪:“特詔 松筠 勿沽名市惠,以保桑榆。”
《漢語大詞典》:承悦
奉承取悦。红楼梦第五六回:“独 寳玉 是个迂阔呆公子的心性,自为是那四人承悦 贾母 之词。”
分類:奉承取悦
《漢語大詞典》:如皋雉(如臯雉)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 贾大夫 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孔颖达 疏:“云:‘鹤鸣于九皋’。是皋为泽也。如,往也。为妻御车以往泽也。”后用为取悦美妻之典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闻得 罗敷 未有夫,支机肯许问津无?他年得射如皋雉,珍重今朝僕射姑。”
分類:取悦典实
《漢語大詞典》:谄羹(諂羹)
谓以烹调羹汤取悦于人。典出史记·殷本纪:“ 伊尹 名 阿衡 , 阿衡 欲奸(干) 汤 而无由,乃为 有莘氏 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説 汤 ,致于王道。” 唐 柳宗元 《天对》:“空桑鼎 殷 ,諂羹厥鵠。”
《漢語大詞典》:媚爱(媚愛)
取悦,取宠。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
分類:取悦取宠
《漢語大詞典》:詶悦
应酬取悦。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 休仁 多计数,每以笑调佞諛詶悦之,故得推迁。”
分類:应酬取悦
《漢語大詞典》:偷媚取容
巧黠谄媚以取悦于人。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张岌:“ 唐 天后 时, 张岌 諂事 薛师 ,掌擎黄幞随 师 后,於马旁伏地承 薛师 马鐙。侍御史 郭霸 尝 来俊臣 粪秽。 宋之问 捧 张易之 溺器。并偷媚取容,实名教之罪人也。”
分類:谄媚取悦
《國語辭典》:偷合苟容  拼音:tōu hé gǒu róng
苟且迎合,取悦别人,以求容身。《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新唐书。卷一三二。吴兢传》:「臣诚恐天下骨鲠士以谠言为戒,桡直就曲,斲方为刓,偷合苟容,不复能尽节忘身,纳君于道矣。」也作「偷合取容」、「苟合取容」。
《國語辭典》:媮合苟容  拼音:tōu hé gǒu róng
奉承苟且,以求容身。《汉书。卷五一。贾山传》:「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媮合苟容,比其德则贤于尧舜,课其功则贤于汤武,天下已溃而莫之告也。」
《國語辭典》:依阿取容  拼音:yī ē qǔ róng
藉由阿谀奉承以取悦他人。《元史。卷一七二。赵孟頫传》:「梦炎在宋为状元,位至丞相,当贾似道误国罔上,梦炎依阿取容。」
《国语辞典》:巧言善色  拼音:qiǎo yán shàn sè
花言巧语,伪装和善,以取悦人。《史记。卷二。夏本纪》:「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善色佞人?」
《国语辞典》:鸡犬识新丰(鸡犬识新丰)  拼音:jī quǎn shì xīn fēng
汉高祖为取悦父亲,按家乡丰县的格式,在长安城外建造一模一样的新丰县城,再将故乡的居民迁居至此。因新县与故乡相似,所以连鸡狗到此都认得路途。见《西京杂记》卷二。后用以比喻在他处仍能如在故乡般熟悉与愉快。宋。苏轼〈十二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