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缁撮(緇撮)
即缁布冠。其制小,仅可束发髻。《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臺笠緇撮。” 朱熹 集传:“緇撮,緇布冠也。”
《漢語大詞典》:髻簪
插定发髻的长针。用金玉等制成。亦为首饰之一种。 清 陆次云 《峒溪纤志·苗人》:“耳环盈寸,髻簪几尺。”
《漢語大詞典》:颓鬟(頽鬟,穨鬟)
谓女子的髻鬟斜堕在一旁。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归来料理书灯红,茶烟欲散頽鬟浓。”参见“ 倭堕髻 ”。
穨鬟:指女子的发髻。 清 龚自珍 《幽人》诗:“亦有梅花梦,穨鬟待太阳。”参见“ 穨云 ”。
《國語辭典》:倭堕髻(倭墮髻)  拼音:wō duò jì
一种汉时流行的发髻型。髻斜于一侧,故称为「倭堕髻」。《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漢語大詞典》:颓云(穨雲)
1.柔软的云。亦以喻指女子松柔的发髻。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玄女以明月为珠,素女以穨云作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抛却鸳衾兜凤舄,髻子穨云乍綰。”
2.坠落的云。参见“ 穨云駃雨 ”。
《漢語大詞典》:颓云(頽雲)
下坠的云。 晋 傅玄 《正都赋》:“修袖连娟,长裙繽纷,起若翔龙,降若頽云。”一本作“ 穨云 ”。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焚轮虹霓寝其祅,頽云商羊戢其翼。”
分類:下坠
《漢語大詞典》:颓云(頽雲,穨雲)
下坠的云。 晋 傅玄 《正都赋》:“修袖连娟,长裙繽纷,起若翔龙,降若頽云。”一本作“ 穨云 ”。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焚轮虹霓寝其祅,頽云商羊戢其翼。”
穨雲:1.柔软的云。亦以喻指女子松柔的发髻。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玄女以明月为珠,素女以穨云作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抛却鸳衾兜凤舄,髻子穨云乍綰。”
(2).坠落的云。参见“ 穨云駃雨 ”。
《漢語大詞典》:仙髻
古代妇女发髻样式的一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花子》:“ 秦始皇 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昇。”
《國語辭典》:倭堕髻(倭墮髻)  拼音:wō duò jì
一种汉时流行的发髻型。髻斜于一侧,故称为「倭堕髻」。《乐府诗集。卷二八。相和歌辞三。古辞。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漢語大詞典》:栉縰(櫛縰)
礼记·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櫛縰笄总。”栉,梳发;縰,用缯束发髻。后因以“櫛縰”泛指事奉父母起居。 宋 陆游 《皇帝御正殿贺皇太子笺》:“以密赞为子职,岂独寝门櫛縰之恭。” 清 方苞 《工部尚书熊公继室李淑人墓志铭》:“淑人櫛縰,鷄鸣戒曙。”
《漢語大詞典》:丸髻
圆形发髻。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中使上山未半,见一人幅巾被褐,鬚鬢皓白,二童青衣丸髻夹侍,立屏风侧。”
分類:圆形发髻
《國語辭典》:义髻(義髻)  拼音:yì jì
假发。《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近服妖也。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漢語大詞典》:三角髻
挽有三个发髻的发式。汉武帝内传:“﹝ 上元夫人 ﹞年可二十餘……头作三角髻,餘髮散垂至腰。” 唐 李白 《上元夫人》诗:“嵯峨三角髻,餘髮散垂腰。”
分類:发髻发式
《漢語大詞典》:提地
古代妇女装饰用的套网的假发髻。
《漢語大詞典》:花鬟
美丽的发髻;美发。 北周 庾信 《夜听捣衣》诗:“花鬟醉眼纈,龙子细文红。” 南唐 张泌 《临江仙》词:“花鬟月鬢緑云重。”
《國語辭典》:包髻  拼音:bāo jì
古代妇女用来兜髻的头巾。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明。朱有燉 元宫词:「包髻团衫别样妆,东朝谒罢出宫墙。」
分類:发髻头巾
《漢語大詞典》:凤环(鳳環)
古代妇女发髻上环形饰物。 元 郑允端 《四体美人·侧身》诗:“半面红装似可人,凤环斜插宝釵新。”
《漢語大詞典》:封发(封髮)
指 贾直言 妻封束发髻、誓不改嫁之事。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 直言 坐事。贬 岭南 ,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 董 不答,引绳束髮,封以帛,使 直言 署,曰:‘非君手不解。’ 直言 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髮堕无餘。”
《漢語大詞典》:午达(午達)
(1).古代女子的发髻式样。礼记·内则“男角女羈” 汉 郑玄 注:“午达曰羈也。” 孔颖达 疏:“今女剪髮留其顶上,纵横各一,相交通达,故云午达。”
(2).谓融汇贯通。 清 刘大櫆 《翰林侍讲张君墓志铭》:“研究诸经,而于周礼,尤为交通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