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傅会(傅會)  拼音:fù huì
1.结合比附古事与时事而发议论。《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2.牵强、附会。《梦溪笔谈。卷二一。异事》:「详『肤施』之义,亦与尸毗王说相符。按《汉书》:『肤施县乃秦县名。』此时尚未有佛书,疑后人傅会县名为说。」
《國語辭典》:杂说(雜說)  拼音:zá shuō
各种论说的文章。《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平日考的诗赋,还有所作的古文易解,以及各样的杂说,写齐了来请教老师。」
《漢語大詞典》:吐论(吐論)
(1).发议论、评论或作辩论。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嵇中散》:“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南史·王思远传:“见 明士 蓬头散带,终日酣醉,吐论从横,唐突卿宰,便復忆见 思远 。” 唐 黄滔 《赠怀光上人》诗:“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2).指写作论说、辩论文字。 宋 蔡襄 《士伸知己赋》:“ 非 五难而吐论, 和 再刖而处穷。”
《國語辭典》:笔论(筆論)  拼音:bǐ lùn
1.以文字发表议论。汉。王充《论衡。超奇》:「安危之际,文人不与,无能建功之验,徒能笔论之效也。」
2.文章名。东汉蔡邕撰,收入宋代陈思《书苑菁华》,为中国书论史重要著作。论述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与书家创作应有的精神状态。
《國語辭典》:大炮  拼音:dà pào
1.利用炸药爆发产生推力,来发射弹药的大口径武器。可对特定目标做大规模的破坏,但对于游击式或机动性的战斗,则无法发挥其功能。《孽海花》第六回:「崇论宏议虽多,总挡不住坚船大炮的猛。」
2.比喻言词激烈,攻击力强的人。如:「他经常对公共事务猛烈抨击,因此大家私下都叫他『大炮』。」
《漢語大詞典》:话长短(話長短)
谈家常;发议论。 元 袁桷 《越船行》:“当时却解傍朱门,醉眼看天话长短。”
《漢語大詞典》:做文章
(1).写文章。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 中国 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
(2).比喻抓住一件事发议论或在上面打主意。如:他利用这件事做文章,我是料到的。
《漢語大詞典》:逐坐人
指仅于座中随众人空发议论之文人。资治通鉴·梁武帝大同九年:“若不能杀贼,又不为贼所伤,何异逐坐人也!” 胡三省 注:“指当时持文墨议论者,但能相随逐坐谈而坐食也。”
《國語辭典》:放马后炮(放馬後砲)  拼音:fàng mǎ hòu pào
事情过去后才发表其个人高见。《野叟曝言》第二九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國語辭典》:炮筒子  拼音:pào tǒng zi
比喻性情急躁,口无遮拦,说话直爽的人。如:「朋友们都说我是个标准的炮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