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
词典
1
分类词汇
67
佛典
1
共67,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反诘
何以
何如
何必
何有
何用
不许
何似
何不
能无
何况
何堪
不亦
何异
何幸
《國語辭典》:
反诘(反詰)
拼音:
fǎn jié
反问。如:「辩论比赛时,辩士常须反诘对方言论,故须具备清晰的思辨能力。」
分類:
反诘
反问
七本
《國語辭典》:
何以
拼音:
hé yǐ
1.为什么。《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二》:「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丛麻。」唐。
韩愈
〈
秋怀诗
〉一一首之七:「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2.如何。《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文选。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文选。东方朔。答客难》:「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分類:
何以
为什么
什么
反问
语气
怎么
《國語辭典》:
何如
拼音:
hé rú
1.如何、怎么样。《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文选。扬雄。解嘲》:「彼我易时,未知何如?」
2.不如。《北史。卷三○。卢玄传》:「卿若杀身成名,贻之竹素,何如甘彼刍菽,以辱君父?」宋。苏轼〈谏买浙灯状〉:「恶其厚费,何如勿买。」
3.何故、为什么。《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分類:
何如
如何
反问
何故
怎么样
语气
胜过
怎么办
询问
陈述
不如
设问
《國語辭典》:
何必
拼音:
hé bì
为什么一定要。反问语气,表示不必、不需要。《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三国演义》第三回:「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
分類:
何必
反问
语气
不必
未必
《國語辭典》:
何有
拼音:
hé yǒu
1.有什么。《诗经。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文选。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昆山何有?有瑶有珉。」
2.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什么困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3.那里有。《文选。张衡。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
分類:
哪里
什么
反问
语气
不难
无关
无所得
无所不有
怜惜
顾虑
不在乎
爱重
何晏
《國語辭典》:
何用
拼音:
hé yòng
1.为何、为什么。《诗经。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2.用什么、凭什么。《谷梁传。僖公元年》:「『是齐侯与?』『齐侯也。』『何用见其是齐侯也?』」汉。王充《论衡。骨相》:「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3.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不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分類:
为什么
什么
反问
语气
不须
《國語辭典》:
不许(不許)
拼音:
bù xǔ
不允许。《红楼梦》第六二回:「等他们孝满了,他爱什么,难道不许你送他别的不成!」《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差你往齐东村明查暗访这十三条命案是否服毒,有什么别样案情,限一个月报命,不许你用一点官差的力量。」
分類:
不许
不允
不允许
不能
允许
赞许
反问
佩服
强调
否定
定性
何必
《國語辭典》:
何似
拼音:
hé sì
1.那像是、那里像。宋。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不如。宋。
周紫芝
〈
好事近。春似酒杯浓
〉词:「送春风雨最无情,吹残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唤小鬟摧拍。」宋。
赵师侠
〈
鹊桥仙。春光已暮
〉词:「在家谁道不如归,你何似,随春归去。」
3.如何、怎么样。《北史。卷三二。崔鉴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宋。
韩元吉
菩萨蛮。春残日日风和雨
词:「梦想小亭东,蔷薇何似红。」
分類:
什么
如何
何如
何不
怎样
何妨
反问
怎么样
语气
不如
《國語辭典》:
何不
拼音:
hé bù
为什么不。反问语气,表示应该、可以。汉。刘向《说苑。卷二○。反质》:「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早言?』」《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既承悔兄看得起我,好容易光降,何不就在小店宽住几日?」
分類:
何不
为什么
反问
《漢語大詞典》:
能无(能無)
反问语。犹能不。
《论语·子罕》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
左传·襄公三十年
》
:“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於大国,能无亡乎?” 明
刘基
《旅兴》
诗之十:“人生非草木,能无感中情?”参见“ 能不 ”。
分類:
能无
反问
问语
能不
《漢語大詞典》:
能不
同“ 能否 ”。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分類:
能不
《國語辭典》:
能不
拼音:
néng bù
1.不能不、岂能不。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
三首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能力的强弱。《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分類:
岂能
能不
不能不
《國語辭典》:
何况(何況)
拼音:
hé kuàng
比较或更进一层推论。《文选。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红楼梦》第六回:「俗语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
分類:
何况
反问
语气
表达
进一层
意思
《國語辭典》:
何堪
拼音:
hé kān
怎么承受得了。反问语气,表示不堪、不能承受。如:「死者何辜,生者何堪?」《资治通鉴。卷一○○。晋纪二二。穆帝升平二年》:「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
分類:
岂可
忍受
哪里
反问
语气
不可
《國語辭典》:
不亦
拼音:
bù yì
不也是。反问语气。《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分類:
肯定
反问
《漢語大詞典》:
何异(何異)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与某物某事没有两样。 汉
贾谊
《鵩鸟赋》
:“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 晋
张协
《七命》
:“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愁洽百年,苦溢千岁,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薈。” 明
刘基
《旅兴》
诗之二八:“岁暮等沦落,何异蒿与蓬?”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以此制宪,何殊官样文章。以此行宪,何异一党专制。”
分類:
反问
语气
某物
没有两样
《漢語大詞典》:
何幸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幸运。
郭沫若
《参观刘胡兰纪念馆》
诗:“何幸驱车来 文水 ?虔诚扫墓更升堂。”
分類:
反问
语气
幸运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