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刘参军(劉參軍)
晋 刘伶 曾仕建威参军,因称 刘参军 。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诗之三题名《刘参军》。 周斌 《和剑华醉歌行》:“君不见荷鍤仙游 刘参军 ,沉饮高风至今闻。”参见“ 刘伶酒 ”。
分類:刘伶参军
《漢語大詞典》:刘伶酒(劉伶酒)
晋书·刘伶传:“ 刘伶 字 伯伦 , 沛国 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鍤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鍤”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王德钟 《书感》诗之三:“浇愁须饮 刘伶 酒,埋骨愿傍 苏小 坟。”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甚时同荷 刘伶 鍤,一醉空江卧月明。”
《漢語大詞典》:戏弄参军(戲弄參軍)
即弄参军。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唐人杂记上》《复斋漫录》:“余按乐府杂録云:‘戏弄参军,自 汉舘陶 令 石耽 ,有赃犯, 和帝 惜其才,免罪,每宴乐,令衣白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为参军。’然则戏弄参军,自 汉 已然矣,不始於 唐 世也。”参见“ 弄参军 ”。
《漢語大詞典》:弄参军(弄參軍)
即参军戏。 唐 代一种近于滑稽的表演。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俳优:“ 开元 中, 黄幡绰 、 张野狐 弄参军。始自 后汉 舘陶 令 石耽 。 耽 有赃犯, 和帝 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后为参军,误也。 开元 中有 李仙鹤 善此戏, 明皇 特授 韶州 同正参军,以食其禄,是以 陆鸿渐 撰词云‘韶州参军’,盖由此也。” 唐 薛能 《吴姬》诗:“楼臺重迭满天云,殷殷鸣鼉世上闻,此日杨花初似雪,女儿絃管弄参军。” 清 翟灏 通俗编·俳优:“弄参军,即后世副净矣。”
《漢語大詞典》:户曹参军(户曹參軍)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宋史·职官志七:“户曹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受纳。”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 仲翔 在 蔚州 做官两年,大有声誉,陞迁 代州 户曹参军。”
《分类字锦》:参军百番(参军百番)
唐书杜暹传擢明经第补婺州参军秩满归吏以纸万番赆之暹为受百番众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何异哉陈端以剡笺寄赠陈待诏诗九万未充王内史百番聊赠杜参军
分类:
《漢語大詞典》:参军戏(參軍戲)
流行于 唐 宋 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原称“弄参军”。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表演,以讽刺时政或社会现象。渊源于 秦 汉 的俳优, 宋 时也称为杂剧,角色亦有所增加。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一章下篇一:“ 晚唐 时代的参军戏已有固定的角色。所谓参军,便是戏中的正角,苍鹘便是丑角一类的配角,两者相互问答,其作用则调谑讽刺,兼而有之。”参阅文献通考·乐二十
《漢語大詞典》:调睡参军(調睡參軍)
酸枣仁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药谱:“ 天成 中,进士 侯寧极 戏造《药谱》一卷,尽出新意,改立别名……调睡参军--酸枣仁。”
分類:酸枣
《漢語大詞典》:髯须参军(髯鬚參軍)
羊的别称。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下:“羊,一名髯鬚参军。”参见“ 髯鬚主簿 ”。
分類:
《漢語大詞典》:髯须主簿(髯鬚主簿)
见“ 髯鬚主簿 ”。
亦作“髥鬚主簿”。 羊的别称。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羊一名髥鬚主簿。”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引作“髯须主簿”。亦省称“ 髯主簿 ”。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羊一名髯主簿。”
分類:
《分类字锦》:荐摄参军(荐摄参军)
玉溪编事王蜀相周庠初在邛南幕中留司府事时临邛县送失火人黄崇嘏才下狱便贡诗一章周览诗召见祗对详敏即命释放后荐摄府司户参军吏胥畏服周欲以女妻之崇嘏又贡诗有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之句周览诗诘问乃黄使君之女幼失怙荫惟与老妳同居元未从人周益仰贞洁
分类:
《國語辭典》:当兵(當兵)  拼音:dāng bīng
到军队中成为战士。如:「当兵可以保家卫国,是国民的光荣。」
《國語辭典》:纪纲(紀綱)  拼音:jì gāng
1.典章法度。《左传。哀公六年》:「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2.谋略。元。杨讷《西游记》第一七出:「容貌儿善良,修持得梵王;胸襟儿纪纲,扶持得帝王。」
3.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后遂以纪纲借指仆人。《聊斋志异。卷一。长清僧》:「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
《國語辭典》:长流(長流)  拼音:cháng liú
绵延的河川。《文选。张衡。归田赋》:「仰飞纤缴,俯钓长流。」《文选。卢谌。赠崔温诗》:「平陆引长流,岗峦挺茂树。」
《漢語大詞典》:非烟(非煙)
(1).亦作“ 非烟 ”。史记·天官书:“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后因以“非烟”指庆云,五色祥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夕望汤池,观仰月之势;朝瞻美气,眺非烟之色。” 唐 权德舆 《杂诗》之一:“婉彼 嬴氏 女,吹簫偶 萧史 。綵鸞驾非烟,绰约两仙子。”
(2).喻藻绘绚烂。 宋 王禹偁 《贺南郊大赦表》:“不得涌非烟之词,濡甘露之笔,藻绘於玉册,发挥於皇谋,亦臣之不幸也。”
(3). 唐 人小说中的人名。 唐 河南府 功曹参军 武公业 之妾 步非烟 ,貌纤丽,善文墨。邻居 赵象 见而悦之。题诗唱和,互相爱慕。后为 公业 所知。鞭挞 非烟 致死。事见 唐 皇甫枚 《非烟传》。 明 徐翽 《春波影》第二折:“原不比和新诗的 非烟 侍女,怎做得识英雄的执拂歌姬。”
《国语辞典》:刘伶(刘伶)  拼音:liú líng
人名。字伯伦,晋沛国人,曾为建威参军。性好酒,放情肆志,与嵇康、阮籍等同称为「竹林七贤」。著有〈酒德颂〉。
《國語辭典》:录事(錄事)  拼音:lù shì
1.职官名。旧时各官署缮写文件的官员。
2.唐代科举考试,同年及第者聚会,便请一人为录事,主持宴席间的应酬事务。最初由状元担任,后多改以妓女充任。
《国语辞典》:必若  拼音:bì ruò
倘若、如果。《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如累卵,难于上天。」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也作「若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