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4,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县分
县中
阴县
县民
县长
县宰
叶县
大县
县尹
县公
五县
壮县
县斋
南县
吴县
《國語辭典》:县分(縣分)  拼音:xiàn fèn
介于省与乡、镇、县辖市、区之间的地方行政区域。在我国为二级行政区。《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敝上说小县分没有好菜,送了一桌粗饭,请大老爷包涵点。」也作「县份」。
分類:不与专名
《韵府拾遗 东韵》:县中(县中)
仪礼乡射礼笙入立于县中西面注堂下乐相从也县中磬东立西面
《骈字类编》:阴县(阴县)
宋书州郡志阴县令汉旧县属南阳东水经沔水又东径龙巢山下又东南径涉都县 北又东南过酂县之西南又南径榖城东又南过阴县之西
《国语辞典》:县民(县民)  拼音:xiàn mín
县境内的人民。如:「由于县民的鼎力支持,本县的各项建设才能如期完成。」
《國語辭典》:县长(縣長)  拼音:xiàn zhǎng
一县的行政首长,每隔四年改选一次,由县内公民投票选出。
《國語辭典》:县宰(縣宰)  拼音:xiàn zǎi
职官名。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参见「县令」条。
分類:县令
《国语辞典》:叶县(叶县)  拼音:shè xiàn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一县。境内地势颇高,农业不发达。
《骈字类编》:大县(大县)
战国策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陪数险行数千里而攻之难矣
《國語辭典》:县尹(縣尹)  拼音:xiàn yǐn
1.职官名。一县的首长。《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
2.元代时由汉人充任,与蒙古人所任的达鲁花赤同理一县事务的职称。
分類:一县长官
《漢語大詞典》:县公(縣公)
(1). 春秋 时, 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 杜预 注:“ 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
(2).爵名。 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 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 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曰郡公,曰县公,曰侯,曰伯,曰子,曰男。”
分類:爵名开国
《漢語大詞典》:五县(五縣)
指 汉 代 长安 附近的 长陵 、 安陵 、 阳陵 、 武陵 、 平陵 五县。《文选·张衡·〈西京赋〉》:“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李善 注:“五县,谓五陵也, 长陵 、 安陵 、 阳陵 、 武陵 、 平陵 。”参见“ 五陵 ”。
《國語辭典》:五陵  拼音:wǔ líng
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帝王的陵寝。皆位于长安,为当时豪侠巨富聚集的地方。《文选。班固。西都赋》:「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漢語大詞典》:壮县(壯縣)
富庶繁盛的县。新唐书·杜洪传:“ 神福 ……以 永兴 壮县,馈餫所仰,既得 鄂 半矣,遂进围 鄂州 。”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二:“壬辰早发 苏稽 ,午过 符文镇 ,两镇市井繁遝,类壮县。” 明 归有光 《送嘉定县令序》:“ 吴 为东南大都,而 嘉定 边海,疆土最广,号称壮县。”
分類:富庶繁盛
《韵府拾遗 佳韵》:县斋(县斋)
许棠诗县斋高枕卧
《骈字类编》:南县(南县)
晋书苻坚载记晋将毛武生救魏兴遣前锋督护赵福将军袁虞等将水军一万溯江而上坚南巴校尉姜宇遣将张绍仇生等水陆五千拒之战于南县王师败绩 开元礼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树灵鼓于南县之道内左右南杜甫白水县崔少府高斋诗客从县 来浩荡无与适
《国语辞典》:吴县(吴县)  拼音:wú xiàn
县名。在江苏省上海市西。旧为吴县、元和、长洲三县及太湖、靖湖两厅。因境内有姑苏山、姑苏台,故旧称为「姑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