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原生
指 原宪 。 孔子 弟子,字 子思 ,亦称 原思 、 仲宪 。 春秋 鲁国 人,一说 宋国 人。 孔子 亡,隐居于 卫国 ,以蓬户褐衣蔬食为乐。事见《庄子·让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后诗文多用以指称贫士。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 原生 衣百结, 颜子 食一簞。” 明 何景明 《水营墅治田圃种树》诗:“谅怀 原生 耻,庶悟 孔父 嘆。”
《漢語大詞典》:原生质体
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仍有正常细胞的全部功能。植物原生质体的研究,已成为近代实验生物学一个有重要进展的领域。通过原生质体的融合而进行的体细胞杂交,为杂交育种提供了新的手段。
《分类字锦》:原生纳决(原生纳决)
陶潜 咏贫士诗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高音。
分类:履舄
《漢語大詞典》:原生货(原生貨)
见“ 原封头 ”。
《漢語大詞典》:原封头(原封頭)
亦称“ 原封货 ”。亦称“ 原生货 ”。亦称“ 原汤货 ”。 旧喻指处女。白雪遗音·南词·醉归:“丑:来哟,我还是个原封头呢。” 茅盾 《小巫》一:“臭婊子!还当你是原封货呢!” 茅盾 《子夜》八:“是宝石,他一上眼就知道真假;是女人,他一上身就知道是不是原生货!” 沈从文 《贵生》:“五爷,你玩不得了,手气痞,再玩还是输。找个‘原汤货’来冲一冲运气看,保准好。”
《漢語大詞典》:原生环境
自然环境中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地域。如人迹罕到的高山荒漠、原始森林、冻原地区及大洋中心区等。在原生环境中按自然界原有的过程进行物质转化、物种演化、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生环境日趋缩小。
《国语辞典》:细胞原生质(细胞原生质)  拼音:xì bāo yuán shēng zhí
充满细胞内部的半流动、半透明的胶状物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具有吸收养分、新陈代谢、生殖等功能。
《国语辞典》:原生动物(原生动物)  拼音:yuán shēng dòng wù
动物中之最下等者,其体仅为一细胞所成,有些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壤,有些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变形虫、眼虫、草履虫。也称为「原虫」。
《国语辞典》:原生海岸  拼音:yuán shēng hǎi àn
海岸轮廓受陆上地质作用较海洋作用为大者,称为「原生海岸」。
《国语辞典》:原生矿物(原生矿物)  拼音:yuán shēng kuàng wù
狭义指由岩浆结晶而成、未受风化而改变的矿物;广义指与岩石同时形成的矿物。
《国语辞典》:原生植物  拼音:yuán shēng zhí wù
1.原生生物界之植物,单细胞之藻类,即藻体为一细胞所成。也称为「单细胞植物」。
2.原生种植物之物之简称,即植物藉自然力而生存繁衍于其自然分布范围者,也称为「本地种植物」、「本地植物」。
《国语辞典》:原生代  拼音:yuán shēng dài
地质年代,约距今二十五亿年前至距今五亿四千一百万年前的时间。当时海洋中开始有氧气,适合产生硫化物的绿色和紫色细菌大量繁殖。
《国语辞典》:原生林  拼音:yuán shēng lín
未经人类开发或破坏,仍保持全部天然性质的森林,称为「原生林」。
《国语辞典》:原生质(原生质)  拼音:yuán shēng zhí
protoplasm
细胞内物质的总称。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及水等组成的复杂胶体。原生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细胞壁不属于原生质。
《國語辭典》:仙茅  拼音:xiān máo
植物名。石蒜科仙茅属。多年生草本,叶似茅,茎高四五寸,开黄花,形如栀子,不结实,根有节,色黄多涎,可入药。原产于西域,今四川、浙江、云南、广东等地皆有。梵语为河轮勒陀。
《漢語大詞典》:小蒜
我国原生的一种蒜。根茎均较大蒜为小,故名。味辛辣。古人作为调味品。上古已人工栽培。 汉 崔寔《四民月令·四月》:“布穀鸣,收小蒜。”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蒜,卵蒜也,俗人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许子共为一株,籜幕裹之,名为胡蒜,尤辛於小蒜,俗人呼之为大蒜。”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蒜﹝集解﹞:“家蒜有二种:根茎俱小而瓣少,辣甚者,蒜也,小蒜也;根茎俱大而瓣多,辛而带甘者,葫也,大蒜也…… 孙愐 唐韵云:‘ 张騫 使西域,始得大蒜种归。’据此则小蒜之种,自蒚移栽,自古已有。”参见“ 五荤 ”。
《國語辭典》:五荤(五葷)  拼音:wǔ hūn
五种列入荤食的植物。鍊形家称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为「五荤」;道家称韭、蒜、芸薹、胡荽、薤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六。菜部。蒜》。《西游记》第八回:「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古人所谓五荤者,葱、韭、蒝荽之类。」也称为「五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