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1,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扬厉
厉风
厉风
雷厉
刻厉
厉兵
揭厉
厉志
厉俗
蹈厉
厉世
厉声
厉行
振厉
厉民
《國語辭典》:扬厉(揚厲)  拼音:yáng lì
发扬、激扬奋发。唐。韩愈〈潮州刺史谢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绩。」
《國語辭典》:厉风(厲風)  拼音:lì fēng
1.暴风、烈风。《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2.西北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八风?……西北曰厉风。」也作「丽风」。
《漢語大詞典》:厉风(厲風)
即疠风。中医病名,麻风病。《素问·风论》“癘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癘风,或名曰寒热” 唐 王冰 注:“始为寒热,热成曰厉风。”
《國語辭典》:雷厉(雷厲)  拼音:léi lì
比喻猛烈而迅速。《文选。扬雄。羽猎赋》:「猋拉雷厉,驞駍駖瓂。汹汹旭旭,天动地吸。」
分類:迅猛
《漢語大詞典》:刻厉(刻厲)
(1).严酷;苛刻严厉。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霜焉雪焉,劲烈刻厉,翦击其枝叶,剥伤其肤理。” 明 方孝孺 《题周氏文后》:“宽裕有容者,誉人多过其实;刻厉疾恶者,取人多丧其真。”
(2).谓书法或文辞峭拔。 宋 苏轼 《书唐氏六家书后》:“ 率更 貌寒寝,敏悟絶人。今观其书,劲峻刻厉,正称其貌耳。”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品性温和的作家即使在震怒的时候也写不出十分刻厉的文章。”
(3).刻苦自励。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 尔朱世隆 之初为僕射也。畏 尔朱荣 之威严,深自刻厉,留心几案,应接宾客,有开敏之名。”明史·孙汝敬传:“自此刻厉为学,纍迁侍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 王 归,弥自刻厉。”
《國語辭典》:厉兵(厲兵)  拼音:lì bīng
1.磨利兵器。《战国策。秦策一》:「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2.锋利的兵器。《韩非子。五蠹》:「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
《國語辭典》:厉兵秣马(厲兵秣馬)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完成作战准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明史。卷二七六。沈宸荃传》:「都城既陷,守土臣宜皆厉兵秣马,以报国雠。」也作「秣马利兵」、「秣马厉兵」、「厉兵粟马」、「励兵秣马」、「砺兵秣马」、「砺戈秣马」。
《漢語大詞典》:揭厉(揭厲)
谓高举而扬厉之。 唐 芮挺章 《〈国秀集〉序》:“及源流浸广,风云极致,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擷秀,揭厉良多。”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杨伦 笺注:“延揭厉,言国恩之及,尚待高揭而扬厉之。”
涉渡。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故夫广大,从横难数;极深,揭厉难测。” 唐 王维 《燕子龛禅师》诗:“跳波谁揭厉,絶壁免捫摸。”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七月初六日……踰坳,抵来所涉 安灵 西堰,则水势汹涌,洵非揭厉所及。” 清 钱谦益 《鹤林法师塔铭》:“读吾之铭,其亦思褰裳而揭厉也耶?”
分類:高举
《漢語大詞典》:厉志(厲志)
激励意志;磨练意志。汉书·梅福传:“ 孝﹝武﹞皇帝 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闕廷自衒鬻者不可胜数。”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世人始入仕途便思肥家,吾友厉志清脩,非义不取。” 清 姚鼐 《宁化三贤象赞》:“闻三君子,厉志海滨。口诵 朱 训,志践以身。”
《漢語大詞典》:厉俗(厲俗)
激励世俗。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自 园公 、 綺里季 、 夏黄公 、 甪里先生 、 郑子真 、 严君平 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 明 宋濂 《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孝足以奉亲,行足以厉俗。” 清 孙鼎臣 《与郭筠仙书》:“以之磨钝厉俗,垂天下之大经,立万世之大防。”
《漢語大詞典》:蹈厉(蹈厲)
形容舞时动作的威武。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礼记·乐记:“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 孔颖达 疏:“初舞之时,手足发扬,蹈地而猛厉。”史记·乐书引此文, 张守节 正义:“蹈,顿足蹋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 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蚤蹈厉於儒官,晚委蛇於从臣。”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一:“不但整千整百的男青年奋发蹈厉地参加抗战工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线,不让男同胞专美。”
《漢語大詞典》:厉世(厲世)
激励世人。宋史·王拱辰传:“ 夏竦 除枢密使, 拱辰 言:‘ 竦 经略西师,无功称而归。今置诸二府,何以厉世?’”参见“ 厉世摩钝 ”。
《國語辭典》:厉世摩钝(厲世摩鈍)  拼音:lì shì mó dùn
警励世人,磨鍊鲁钝的人。引申指有振作人才之志。《汉书。卷六七。梅福传》:「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厎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國語辭典》:厉声(厲聲)  拼音:lì shēng
1.凄厉的声音。如:「风雨中忽然传来一阵厉声,令人不寒而慄。」
2.言词清峻,语气严厉。《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允厉声曰:『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乳药求死乎?』」《红楼梦》第六七回:「凤姐儿厉声道:『叫他!』那兴儿听见这个声音儿,早已没了主意,只得乍著胆子进来。」
《國語辭典》:厉行(厲行)  拼音:lì xíng
认真、严格的执行。如:「为避免社会治安败坏,警政单位厉行扫黑政策。」也作「励行」。
《漢語大詞典》:振厉(振厲)
(1).凌厉;迅猛。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云电相干,长风振厉,萧条太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俄然鼓角四起,声愈振厉。”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七:“国势尊隆,兵威振厉。”
(2).亦作“ 振励 ”。奋勉;振作。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精择一人之沉鷙有谋,开豁无他者,委以 荆 襄 之任,宽其文法,听其废置,抚摩振厉,于三数年之间,则国家之势成矣。”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亦以见皇上临御之初,留心边事,盖鼓舞振励之一机也。” 清 吴敏树 《与朱伯韩书》:“是以区区思自振励,将尽披其愚陋而求简择焉。”《“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青岛潮附录一》:“ 蔡先生 文章道德,中外推崇,自长大学,全国学界,始有发皇振厉之气。”
《國語辭典》:厉民(厲民)  拼音:lì mín
1.苛待人民。《孟子。滕文公上》:「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
2.劝勉百姓,使之向上。《管子。权修》:「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徵邪,此厉民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