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卷 → 捲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盘头(盤頭)
(1).盘问;查问。南史·王莹传:“ 实 从兄来郡,就求告。 实 与铜钱五十万,不听於郡及道散用。从兄密於郡市货,还都求利。及去郡数十里, 实 乃知,命追之。呼从兄上岸盘头,令卒与杖,搏颊乞原,劣得免。”
(2).盘卷头发而成的发髻。《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杨太医 ﹞看着旁边侍候的一个盘头丫头説道:‘你寻本书来,待我看一看脉。’”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不化你东,不化你西,只化你盘头大闺女。”
(3).包头。《水浒传》第四回:“都执杖叉棍棒,尽使手巾盘头,一齐打入僧堂来。”
(4).指顶端卷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头带斜角方巾,手持盘头拄拐。”
(5).织机上的织轴,盘绕经线成卷状,俗称“盘头”。 陆文夫 《荣誉》:“这个盘头是上一个星期上机的,就是说她第三季度已经出了两疋次布。”
《漢語大詞典》:钩云(鉤雲)
古代望气者称卷曲的云。此云出,必有战事。史记·天官书:“鉤云句曲。”
分類:卷曲战事
《國語辭典》:盘龙髻(盤龍髻)  拼音:pán lóng jì
旧时女子的发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山歌》:「姊妹两个合梳头,大的梳个盘龙髻,小的梳个杨烂头。」
《漢語大詞典》:盘纠(盤糾)
卷曲缠绕。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今明堂始微於西南倾,工人以木於中廌之, 武后 不欲人见,因加为九龙盘纠之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崖石嵌磊,巨木盘纠,清泉漱其下,古籐络其上,境甚清幽。”
分類:卷曲缠绕
《漢語大詞典》:宛舌
舌头卷曲。谓说不出话来。汉书·扬雄传下:“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欲行者拟足而投迹。” 颜师古 注:“宛,曲也。”按,文选·扬雄〈解嘲〉作“卷舌”。
《漢語大詞典》:拳夫人
相传 汉武帝 姬 钩弋 赵倢伃 两手卷曲, 汉武帝 “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 拳夫人 。”事见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倢伃
《漢語大詞典》:拳发(拳髮)
头发卷曲。晋书·四夷传·扶南国:“人皆丑黑拳髮,倮身跣行。”南史·臧质传:“ 质 字 含文 ,少好鹰犬,善蒱博意钱之戏。长六尺七寸,出面露口,頽顶拳髮。”
分類:头发卷曲
《国语辞典》:捲发(捲发)  拼音:juǎn fǎ
1.卷曲的头发。《隋书。卷八五。列传。王充》:「充捲发豺声,沉猜多诡诈。」
2.使头发卷曲。如:「若要改变发型,可到美容院进行捲发。」
《漢語大詞典》:毵珊(毿珊)
须发长而卷曲貌。 唐 鲍溶 《萧史图歌》:“胡髯毿珊云髻光,翠蕤皎洁琼华凉。”
分類:须发卷曲
《漢語大詞典》:湫戾
卷曲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风骚屑以摇木兮,云吸吸以湫戾。” 王逸 注:“湫戾,犹卷戾也。” 洪兴祖 补注:“湫,子小切;戾,力结切。曲也。”
分類:卷曲
《漢語大詞典》:掬缩(掬縮)
卷曲收缩。 唐 柳宗元 《问答·晋问》:“搜搅流离,掬缩推移,梁会网蹙,腾天弥围,掉躃拥踊,以登夫 歷山 之垂。”
分類:卷曲收缩
《漢語大詞典》:蕨手
指蕨芽。其端卷曲,紫色而肥,状如小儿之手,故名。 宋 杨万里 《宿南岭驿》诗之一:“蕨手犹拳已箸长,菊苗初甲可羹尝。”
《漢語大詞典》:柱卷
法冠后部上端卷曲的两根铁柱。隋书·礼仪志六:“法冠,一名柱后,或谓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为展筩,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隋书·礼仪志六:“建华冠,以铁为柱卷,贯大铜珠九枚。”参见“ 柱后 ”。
《漢語大詞典》:柱后(柱後)
(1).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
(2).借指执法官、御史等。《文选·左思〈魏都赋〉》:“詰朝陪幄,纳言有章。亚以柱后,执法内侍。” 李周翰 注:“柱后,御史官。”
《漢語大詞典》:衮迭
卷曲折叠。
《漢語大詞典》:衮叠(衮疊)
卷曲折迭。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士庶闐塞诸门,纸马铺皆於当街用纸衮叠成楼阁之状。”
分類:卷曲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