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却背(卻背)
亦作“却背”。
(1).向后倒退。汉书·枚乘传:“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跡者,却背而走,跡愈多,景愈疾,不知就阴而止,景灭迹絶。”
(2).后靠;背靠。 晋 左思 《蜀都赋》:“於后则却背 华容 ,北指 崑崙 。” 唐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仞雪,却背五绳桥。”
《國語辭典》:冷却(冷卻)  拼音:lěng què
1.使物体释出热量,而降低温度。如:「冰箱少不了冷却系统。」
2.对事物的兴趣减低。如:「经过一连串波折,从店面、资金等不断的出问题,她想自行创业的热情已冷却了。」
《漢語大詞典》:离却(離却)
犹离开。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清 吴锡麒 《观潮》套曲:“渐离却樟亭赤岸,一路的和沙折柳。”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嫦娥:可怜它(天上的桂树)离却故乡(地下),孤身独自。”
分類:离开
《国语辞典》:辞却(辞却)  拼音:cí què
辞谢、推托。如:「这份礼物是她对你的一点心意,你怎能辞却不要?」
分类:辞谢推托
《漢語大詞典》:翻却
(1).倾覆。《旧唐书·黄巢传》:“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 曹州 天下反。”
(2).反而。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多情翻却似无情,赢得百花无限妒。”
分類:倾覆反而
《國語辭典》:省却(省卻)  拼音:shěng què
减省、免除。《花月痕》第一四回:「遵养时晦,与古为徒,这也省却多少事。」
分類:免去除掉
《漢語大詞典》:却粒(卻粒)
亦作“却粒”。 犹辟谷。谓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託迹 黄 老 ,辞世却粒。”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嗟 文成 之却粒,愿追 松 以远游。”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却粒之辈,飡霞之人,乃可暂致,不宜久羈。”
《國語辭典》:推却(推卻)  拼音:tuī què
1.退却、击退。汉。桓宽《盐铁论。地广》:「是以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国安灾散。」
2.推辞。《儒林外史》第五三回:「望表兄文驾过我,围炉作竟日谈。万勿推却。」
《漢語大詞典》:后却(後却)
退却。 元 柳贯 《袁伯长侍讲虞伯生马伯庸二待制同赴北都却还夜宿联句》:“巨敌无前勍,偏师当后却。”
分類:退却
《國語辭典》:刬却(剗卻)  拼音:chǎn què
除去、铲掉。唐。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诗三首之三:「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宋。陆游楼上醉歌〉:「刬却君山湘水平,斫却桂树月更明。」
分類:除掉
《漢語大詞典》:灭却(滅卻)
亦作“ 灭却 ”。 熄掉;消除。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第一灭却心头火,第二解开眉间锁。”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我们的这次神圣战争是灭却了自己的私欲而保持人类的天理。”
分類:消除
《漢語大詞典》:胜却
胜过。 宋 秦观 《鹊桥仙》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明 李贽 《聊城怀古》诗之一:“谁言胜却百夫长,我道万夫终不如。”
分類:胜过
《骈字类编》:下却
唐 李白 别鲁颂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韵府拾遗 药韵》:屏却(屏却)
欧阳修诗得之数日未暇读意欲百事先屏却
《漢語大詞典》:舍却
抛开。 明 李贽 《观音问·答明因》:“故 阿难 慌忙无措,及至无可奈何之极,然后舍却从前悟解,不留半点见闻於藏识之中。” 清 徐士俊 《李渔〈奈何天〉总评》:“天自 盘古 至今,春秋高矣,不无龙钟暮景,设施布置,大都不合时宜。故今日之天,舍却‘奈何’二字,别无名号可呼。”
分類: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