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官商勾结(官商勾结)  拼音:guān shāng gōu jié
官员和商家暗中协议,利用彼此权能,结合经济和政治双方面的影响力,以谋取不法利益。如:「这件官商勾结的弊案爆发后,牵连在内的政府官员有好几十人。」
《国语辞典》:红绿帖子(红绿帖子)  拼音:hóng lǜ tiě zi
旧时协议离婚时所写的书契。协议事项以红纸写,交给女方,从此可以再嫁。同意离婚用绿纸,由男方收执,表示不吉。如:「夫妻俩各将红绿帖子收起,从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
《国语辞典》:马斯垂克条约(马斯垂克条约)  拼音:mǎ sī chuí kè tiáo yuē
西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由欧洲共同体十二国于荷兰马斯垂克市(Maastricht)达成的协议,一九九二年二月由欧体十二国外长在葡萄牙签署。主旨在使一九九三年进入单一市场的欧体,进而达成单一货币、政治统合,最后成为一个类似邦联性质的欧洲联合体。
《国语辞典》:停战协定(停战协定)  拼音:tíng zhàn xié dìng
交战双方为停止敌对行为而签订的协议。其中规定撤兵距离、交换俘虏等条件,作为正式和约的基案。
《国语辞典》:边界谈判(边界谈判)  拼音:biān jiè tán pàn
相邻的两国为划定或确定国界线,而进行的协议谈判。
《国语辞典》:产销秩序(产销秩序)  拼音:chǎn xiāo zhì xù
产业的上、中、下游间对原料价格、市场等协议长期而有秩序的供需关系。
《国语辞典》:谈得拢(谈得拢)  拼音:tán dé lǒng
1.谈成,彼此达成协议
2.谈得投机。如:「他们若谈得拢,事情就好办了。」
《国语辞典》:同意书(同意书)  拼音:tóng yì shū
双方达成协议所签署表示赞成意见的文件。
《漢語大詞典》:基价(基價)
(1).计算各个时期的平均物价指数时,用来作为基础的某一固定时期的物价。
(2).对外贸易中,根据双方协议,以商品的一定品质为基础所计算的价格。交货时如货品与规定条件有出入,则按约定办法,就基价进行增减。
《國語辭典》:不得要领(不得要領)  拼音:bù dé yào lǐng
没有能够掌握到事物的要点和主旨。《汉书。卷六一。张骞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唐。颜师古。注:「要,衣要也。领,衣领也。凡持衣者则执要与领。言骞不能得月氏意趣,无以持归于汉,故以要领为喻。」清。黄宗羲〈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鹿门八家之选,其旨大略本之荆川、道思,然其圈点勾抹多不得要领。」
《國語辭典》:保證书(保證書)  拼音:bǎo zhèng shū
在一定期限内,对于行为、财力或货物品质表示负责保證的单据。也称为「保单」。
《漢語大詞典》:经济合同(經濟合同)
指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