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萧升高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4—1894 【介绍】: 清湖南湘潭人,字荣阶。太平军起,从左宗棠转战浙闽间。又从左氏西征。擢总兵,加提督。
《国语辞典》:超固态(超固态)  拼音:chāo gù tài
一种物质存在的形态。固体物质在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原子核和电子会紧紧挤在一起,原子内部不再有空隙。这时所呈现的物质形态就称为「超固态」。白矮星内部和地球中心区域都存有超固态物质。
《国语辞典》:羊痘  拼音:yáng dòu
一种羊的急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鼻腔有浆液状分泌物、身上无毛或毛稀疏处长出水疱等。水疱变成脓疱,结痂脱落后有疤痕。
《国语辞典》:撒线(撒线)  拼音:sā xiàn
为使风筝升高而将线放长。如:「再撒线,风筝就快看不见了。」
《国语辞典》:逆温层(逆温层)  拼音:nì wēn céng
在大气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的空气层,称为「逆温层」。
《国语辞典》:升记号(升记号)  拼音:shēng jì hào
乐谱上放在音符前面的#字符号,音乐上指该音符须升高半音。为英语Sharp的意译。
《国语辞典》:热膨胀(热膨胀)  拼音:rè péng zhàng
物体因温度升高而体积增加的现象。
《国语辞典》:热容量(热容量)  拼音:rè róng liàng
物体受热时,温度升高1℃或1K所需的热量。
《漢語大詞典》:反常膨胀
少数物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的现象。如水在0~4°c范围内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反而缩小。即在4°c时水的密度最大。冬天0°c的水浮于水面凝结成冰,而4°c的水却沉于水底。锑、铋等少数物质在熔点以上的某一温度范围内也有反常膨胀现象。
《國語辭典》:查理定律  拼音:chá lǐ dìng lǜ
Charles'law
西元一七八七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Jacques Alexandre César Charles)所提出的定律。指在高温低压下,若压力一定,则气体温度每增加摄氏一度,体积将增加摄氏零度时之体积的1/273.15倍。
《國語辭典》:升引  拼音:shēng yǐn
提拔任用。《宋书。卷九三。隐逸传。雷次宗传》:「前新除给事中雷次宗,……宜加升引,以旌退素。可散骑侍郎。」
《國語辭典》:卡路里  拼音:kǎ lù lǐ
量词。计算热量的单位。为英语calorie的音译。如一克的水,在一大气压下,自摄氏十四度半升至十五度半所需的热量为一卡路里。简称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