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攀升  拼音:pān shēng
攀爬升高。如:「经济部物价督导会报指出,由于土地价格攀升及民众购屋保值意愿增强,使得房地产行情明显上扬。」
分类:攀爬升高
《國語辭典》:摇举(搖舉)  拼音:yáo jǔ
奋摇高举。《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分類:升高高举
《漢語大詞典》:双响(雙響)
响两声的爆竹。点燃后发一声,升高后完全爆裂,又发一声。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一:“这一带没有什么铺户,可是远处的炮声还继续不断,时时的在黑空中射起个双响或五鬼闹判儿。”
《國語辭典》:发烧(發燒)  拼音:fā shāo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也称为「发热」、「发热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2.比喻非常兴盛或狂热。如:「最近股市又发烧了。」
《國語辭典》:上涨(上漲)  拼音:shàng zhǎng
水位或物价升高。如:「台风过境,蔬果的价格又要上涨了。」
《漢語大詞典》:吸音
转变(辐射能)为不同的形式,通常造成温度的升高(如地球接受太阳能)
《漢語大詞典》:升音
比指定音符或乐音升高半度的音符或乐音。例如:升C是升音半度的C。
《漢語大詞典》:竦勇
谓声音陡然升高而加强。文选·潘岳〈笙赋〉:“或案衍夷靡,或竦勇剽急。” 吕延济 注:“言声或下而长平也,或竦立勇起剽猛而急也。”
《国语辞典》:原子热(原子热)  拼音:yuán zǐ rè
元素中一莫耳原子要升高温度一度时所需的热量,为元素的原子量与其比热相乘之积。
《漢語大詞典》:比热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
《漢語大詞典》:热容
物体温度升高1开时所需吸收的热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和比热的乘积。单位为焦/开。
《国语辞典》:高空逆温(高空逆温)  拼音:gāo kōng nì wēn
大气对流层中,温度本应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如果出现温度随高度而增加的情形,称为「逆温」。发生于高空之逆温层,称为「高空逆温」。
《国语辞典》:连登云路(连登云路)  拼音:lián dēng yún lù
云路,显达的宦途。「连登云路」比喻顺利无阻,迅速晋升高位。《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朝天子招贤,连登云路,五花诰、七香车,尽著他女儿受用,然后服他先见之明。」
《国语辞典》:节节攀高(节节攀高)  拼音:jié jié pān gāo
形容渐渐升高、逐次进步。如:「这出连续剧以内容情节取胜,收视率节节攀高。」
《国语辞典》: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拼音:xíng zhèng yuàn jiào yù gǎi gé shěn yì wěi yuán huì
为因应民国76年之解严,及民众对教育改革期望升高。行政院于民国83年9月21日设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教改会),由李远哲担任召集人,研拟教育改革方案。期间先后发布四期的《咨议报告书》与最后的《总咨议报告书》,提出教育松绑、带好每个学生、畅通升学管道、提升教育品质、建立终身学习社会做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所规画的教育改革影响极大。该委员会于民国85年12月2日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