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59,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十谛
十尽句
十莲华藏世界
十随眠
十坛焰魔天供
十禅
十禅支
十斋
十斋日佛
十斋日
十斋佛
十声一声
十讲
十护
十藏
十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藏所诠之理谓之十谛。法集经曰:「善男子!何者是菩萨摩诃萨十谛?所谓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是名十谛。」广弘明集序曰:「学统九流,义包十谛。」
【佛学常见辞汇】
世谛、第一义谛、相谛、差别谛、观谛、事谛、生谛、尽无生智谛、入道智谛、集如来智谛。
十尽句
【佛学大辞典】
(杂名)(参见:众生界尽)
十莲华藏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示满数,无尽为意味。犹言无尽之莲华藏世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无尽的莲华藏世界。十就是表示满数和无尽的意思。
十随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睡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开六随眠中之见为五见,因而为十随眠。五见者,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参见:,五戒禁取见。见五见)。出于俱舍论十九。
【佛学次第统编】
于六随眠,复开为十,即于六中见分为五:
一、贪 如前释,下四同。
二、瞋
三、痴
四、慢
五、疑
六、身见 于五阴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
七、边执见 计我身或断或常,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
八、邪见 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
九、见取见 于非戒之中,谬以为戒,强执胜妙,希取进行。
十、戒禁取见 于非真妙法中,谬计涅槃,心生取著,妄计所得为胜。
睡眠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识惛熟,谓为睡。五识闇冥而不恸,谓为眠。心所之一。属于烦恼。于五盖中,名为睡眠盖。于五欲中,谓为睡眠欲。释氏要览曰:「卧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为性,障染为业,发觉净心经有二十种睡眠过患。」
【佛学常见辞汇】
一种使心灵闇昧的精神作用。
【三藏法数】
谓众生睡眠之时,六识昏昧,不能见闻觉知,是名睡眠无心。(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三藏法数】
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也。
十坛焰魔天供
【佛学大辞典】
(修法)供养冥道十王之法式也。
十禅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禅)
十禅支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一切处同。(参见:八背舍)
十斋
【佛学大辞典】
(行事)言每月定十日持八斋戒也。此十斋日出于地藏本愿经,十王经。地藏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曰:「复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中略)于此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此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门,无诸灾难。」宋赵与[时]宾退录曰:今人以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不食肉。谓之十斋。释氏之教也。按唐会要武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诏。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永为常式。乾隆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敕,每月十斋日。不得采捕屠宰。其来尚矣。
十斋日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配于此十斋日之佛菩萨,谓之十斋佛:一日定光佛,八日药师如来,十四日普贤菩萨,十五日阿弥陀如来,十八日观音菩萨,二十三日势至菩萨,二十四日地藏菩萨,二十八日毗卢遮那佛,二十九日药王菩萨,三十日释迦如来也。但此配法出拾芥抄,无经论之明据,或由五祖戒禅师配三十佛于三十日而摹仿之欤。
十斋日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参见:十斋)
【佛学常见辞汇】
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于此十斋日对著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十斋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斋日佛同。(参见:十斋)
十声一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净土门之极意,念声是一,一念之信,即为一遍之声名,故十念一念,谓之十声一声。无量寿经下曰:「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观无量寿经曰:「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是也。
十讲
【佛学大辞典】
(仪式)无量义经一卷,法华八卷,普贤经一卷共十卷,五日朝夕共讲十座谓之十讲。
十护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大明王之护法神也。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所谓毗首羯摩、劫毗罗、法护、眉目、广目、护军、珠贤、满贤、持明、阿吒缚俱。」
十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蕴积之义,包含之义。经典能包含蕴积文义。故名为藏。善见律毗婆沙一:「藏者器也,何谓为器?器者能聚集众义也。」大乘义章一:「包含蕴积名藏。」释摩诃衍论一:「持其行法,随意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玄应音义五:「梵本名箧,以藏更之也。」
【佛学常见辞汇】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