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59,分91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十六观
十六大力
十六大士
十六大天
十六大国
十六心行
十六王子
十六玄门
十六行相
十六沙弥
十六知见
十六资具
十六开士
十六善神
十六特胜
十六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观无量寿经正宗分所说。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欲未来世之众生往生,请佛世尊说其所修之法,故佛说此十六种之观门:一、日想观,正坐西向,谛观落日,使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将没之状,如悬鼓形,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了了,此名日想观。二、水想观,次作水想,见水澄净,亦使明了无分散之意,既作水想已,当作冰想,既见冰已,作琉璃想。此想成已,则见琉璃地内外映彻,是名水想观。三、地想观,四、宝树观,五、八功德水想观,六、总想观,七、华座想观,八、像想观,九、佛真身想观,十、观世音想观,十一、大势至想观,十二、普想观,十三、杂想观,十四、上辈上生观,十五、中辈中生观,十六、下辈下生观。详见观无量寿经。
【佛学常见辞汇】
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六种观想,即日想、水想、地想、树想、八功德水想、总观想、花座想、像想、遍观一切色身想、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观大势至菩萨色身相、普观想、杂观想、上辈生想、中辈生想、下辈生想。
十六大力
【佛学大辞典】
(名数)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众生,名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于诸众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为意力。三、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诸法甚深之法义,名为行力。四、惭力,菩萨能以惭愧之故,远离一切罪业,兴同起种种善法,名为惭力。五、强力,菩萨于一切障难中能坚忍而不为非行,名为强力。六、持力,菩萨于所受之法,悉能演说开导,而无遗忘,名为持力。七、慧力,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千亿魔兵,不能恼之。名为慧力。八、德力,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著,名为德力。九、辩力,菩萨有大辩力,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名为辩力。十、色力,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天及四天王至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名为色力。十一、身力,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高特胜,名为身力。十二、财力,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名为财力。十三、心力,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顺而化之,名为心力。十四、神足力,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度脱之,名为神通力。十五、弘法力,菩萨于诸佛之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众生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名为弘法力。十六、降魔力,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名为降魔力。见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二。
【三藏法数】
(出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悉愿度脱,是名意力。
〔三、行力〕,行即进趣之义。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所说甚深法义,是名行力。
〔四、惭力〕,谓菩萨以能惭愧,故远离一切罪行,兴起种种善法,是名惭力。
〔五、强力〕,谓菩萨于一切障难之中,而能坚忍不为非行,是名强力。
〔六、持力〕,谓菩萨于所受持之法,悉能宣演开导,而无遗忘,是名持力。
〔七、慧力〕,谓菩萨有大智慧,照了诸法皆空,虽亿千魔兵而不能恼,是名慧力。
〔八、德力〕,谓菩萨修无欲行,具诸功德,离诸染著,是名德力。
〔九、辩力〕,谓菩萨有大辩才,于百千劫,随解诸法,所说无碍,是名辩力。(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十、色力〕,谓菩萨色相端正,若帝释、梵王及四天王诣菩萨所,一见之顷,黯然无色,是名色力。(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梵王,即大梵天王也。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
〔十一、身力〕,谓菩萨之身,坚固清净,犹如金刚,火不能烧,刀不能断,于外道中最胜独尊,是为身力。
〔十二、财力〕,谓菩萨于众珍宝,随所念愿,应时即至,是名财力。
〔十三、心力〕,谓菩萨知诸众生性欲,能一其心而顺化之,是名心力。
〔十四、神足力〕,谓菩萨化导众生,能以神通具足之力,即现神变,而度脱之,是名神足力。
〔十五、弘法力〕,谓菩萨于诸佛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其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是名弘法力。
〔十六、降魔力〕,谓菩萨修习禅定,承顺佛旨,能伏众魔,是名降魔力。
十六大士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六罗汉也。(参见:罗汉)
十六大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部中之主者,有十六位,谓之十六大天。(参见:十六天)
十六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字文殊法说之。
十六大国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六国王)
十六心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十六行相同。(参见:道)
【佛学常见辞汇】
与十六行相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能通之义。大要有三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名为道,如地狱等之六道是也。净土论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大乘义章八末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七觉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谓之道。又行体虚融无碍,故为通之义。以通故,名为道。如道谛,道品,声闻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义章十六曰:「诸行同体,虚融无碍。名之为通。通故名道。」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之体,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下曰:「道者,无碍道也。」大乘义章曰:「末伽。」Ma%rga梵语杂名曰:「末哩识。」
【佛学常见辞汇】
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十六王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三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初发大乘心,更请说大乘之妙法,闻佛说法华经,佛于八千劫。说法华经,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间,寂然入定。此时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万四千劫间为四部众覆讲法华经。今已各成佛,为八方之如来。
十六玄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释真言之方规也。(参见:旋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日本僧高野,于此八种旋陀罗尼加遮情、表德、浅略、深秘、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之八门而为十六玄门。大日经开题曰:「据大日经王及金刚顶经王,秘密法曼荼罗,旋陀罗尼字轮,海印三摩地释一切经,且有十六门。谓遮情表德,浅略深密,字相字义,一字摄多,多字归一,一字释多,多字释一,一字成多,多字成一,一字破多,多字破一,顺旋转,逆旋转,是也。」此中顺逆之二旋转,即大疏之八种旋陀罗尼,要之但加增六门而已。
十六行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参见: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苦集灭道之四谛各浮四种影像于心而解了之也。见俱舍论二十六,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常见辞汇】
简称十六行。(参见:十六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能通之义。大要有三种:一有漏道,善业通人使至善处,恶业通人使趣恶处,故善恶二业谓之道。所至所趣之处亦名为道,如地狱等之六道是也。净土论注上曰:「道者通也。以如此因,得如此果。以如是果,酬如是因。通因至果,通果酬因。故名为道。」大乘义章八末曰:「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二无漏道,七觉八正等法,能通行人使至涅槃,故谓之道。又行体虚融无碍,故为通之义。以通故,名为道。如道谛,道品,声闻道,佛道等。梵言菩提是也。大乘义章十六曰:「诸行同体,虚融无碍。名之为通。通故名道。」三论玄义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俱舍论二十五曰:「道义云何,谓涅槃路,乘此能往涅槃城故。」法界次第中之下曰:「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华严大疏十八曰:「通至佛果,故名道。」三涅槃之体,排除一切障碍,无碍自在,谓之道。涅槃无名论曰:「夫涅槃之名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净土论注下曰:「道者,无碍道也。」大乘义章曰:「末伽。」Ma%rga梵语杂名曰:「末哩识。」
【佛学常见辞汇】
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十六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四谛之十六行相。略云十六行,又云十六谛观。苦法智忍等十六之观法也,(参见:道)
【佛学常见辞汇】
四谛的十六行相,简称十六行,又叫做十六谛观,即苦法智忍等十六种观法。(参见:八忍八智)
【佛学次第统编】
由四谛各有四行,则为十六行。法界次第云:「次四谛而辩十六行者,还离四谛开为十六行也。但教门既有总别之殊,故谛有离合之异。欲使修观之者,取理无谬,故须于四谛之下,各以四行分别,则审实之义。意乃逾明。」通加以行名者,行以往趣为义,修此十六观法,能趣四实之理,故名行也。或时从理得名,即十六谛也。
十六沙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六王子)
十六王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说。往昔三千尘点劫有大通智胜佛,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大通智胜佛成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初发大乘心,更请说大乘之妙法,闻佛说法华经,佛于八千劫。说法华经,即入静室。八万四千劫间,寂然入定。此时十六王子各上法座。八万四千劫间为四部众覆讲法华经。今已各成佛,为八方之如来。
十六知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十六神我。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一、我,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二、众生,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有实之众生而生,故名为众生。三、寿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之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四、命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之命根,连续不绝,故名命者。五、生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又我来生人中,故名生者。六、养育,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及我生为父母所养育,故名养育。七、众数,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之数,故名众数。八、人,于五阴法中妄计我为能修行之人,异于不能修行之人,及我生于人道,异于馀道,故名人。九、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而能任事,故名作者。十、使作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役他,故名使作者。十一、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起者。十二、使起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十三、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后身当受罪福之果报,故名受者。十四、使受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能使他受后世罪福之果报,故名使受者。十五、知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十六、见者,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之色相,故名见者。出智度论二十五。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六神我,未见道的人,在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种的知见,即我、众生、寿者、命者、生者、养育、众数、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
【佛学次第统编】
三藏法数明大智论十六知见,谓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也。
一、我 谓于五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众生 谓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众共而生,故名众生。
三、寿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果报,命有长短,故曰寿者。
四、命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故名命者。
五、生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及计我来人中受生,故名生者。
六、养育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及计我从生已来,为父母养育,故名养育。
七、众数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有数,故名众数。
八、人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是能修行人,异于不能之人,及计我生人道,异于馀道,故名为人。
九、作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役使于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起造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
十二、使起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令他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当令他受诸苦乐果报,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
十六、见者 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色相,又计我能起邪见正见,故名见者。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谓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妄计有我也。我所,即五阴身等也。)
〔一、我〕,谓于五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众生〕,谓于五阴等法和合中,妄计众共而生,故名众生。
〔三、寿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受一期果报,命有长短,故名寿者。(一期者,谓人从生至死也。)
〔四、命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有我,命根成就,连持不断,故名命者。
〔五、生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生起众事,及计我来人中受生,故名生者。
〔六、养育〕,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养育他人,及计我从生已来,为父母养育,故名养育。
〔七、众数〕,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众法有数,故名众数。(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八、人〕,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是能修行人,异于不能之人;及计我生人道,异于馀道,故名为人。
〔九、作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身力手足,能有所作,故名作者。
〔十、使作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役使于他,故名使作者。
〔十一、起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起造后世罪福之业,故名起者。
〔十二、使起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能令他起后世罪福之业,故名使起者。
〔十三、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之后身,当受罪福果报,故名受者。
〔十四、使受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当令他受诸苦乐果报,故名使受者。
〔十五、知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五根,能知五尘,故名知者。(五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十六、见者〕,谓于五阴等法中,妄计我有眼根,能见一切色相;又计我能起诸邪见、正见,故名见者。
十六资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头陀)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言行者有十六资具。衣四种,处六种,食六种。衣之四种:一粪扫衣,拾人之委弃者,洗净之,以制法衣也。二毳衣,取鸟之细毛洗净之,而制衣也,行者无粪扫衣时得用之。三纳衣,种种之细片,缀纳为衣者也。四三衣,是如常。食之六种:一乞食,二次第乞食,三不作馀食法,四一坐食,五一揣食,六不中后饮水。处之六种:一阿兰若处,二冢间,三树下,四露地,五常坐,六随处。见大日经不思议疏上。
十六开士
【佛学大辞典】
(名数)贤护等十六居士菩萨也。碧岩七十八则曰:「古有十六开士于浴僧时随例入浴。」(参见:十六菩萨)
十六善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于陀罗尼集经三。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啰瑟吒大将,禁毗噜大将,缚日噜大将,迦毗罗大将,弥睹罗大将,哆怒毗大将,阿你噜大将,娑你噜大将,印捺噜大将,波夷噜大将,摩虎噜大将,娇尾噜大将,真特噜大将,缚吒徒噜大将,尾迦噜大将,俱吠噜大将。其造坛法除去恶物,净之,筑平,又以牛粪和香汤泥,摩涂其地,以五色物造三重院,三重各开四门。第三重内院,作一圆月,中心安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西面向门。其像右边安帝释天,左边安梵摩天。东面安侍者,持明者西面。第一重外,四方各列四神主像,总数即是十六神王。」谷响集八曰:「一、摈头攞吒善神。身绿青色,开怒颜,著赤衣,被甲冑,右手拔刀,左手杖锋,须鬓赤黑色。二、毗卢勒叉善神。赤紫色,忿颜闭唇,著白青衣,擐甲冑,右手拔刀,左手按腰,须发绀青色。三、摧伏毒害善神。赤肉色,著白色衣,擐甲冑,右执刀,左手掌向外。当胸,须发皆竖而绀色。四、增盖善神。身赤肉色,怒颜有四臂,右第一手持刀,第二手把剑轮,左第一手执杨枝,第二手擎半月,著绿色袈裟,红裳,颈悬璎珞。五、欢喜善神。身绿青色,忿颜,顶金色孔雀,右手持钩,左手安于腰,著赤衣,被甲冑,须发赤色。六、除一切障难善神。身黄色,怒相,有六臂,右手第一手持三戟,第二手捧经卷,第三手擎塔,左第一手执红莲华,第二手执剑,第三手执枪,首戴宝冠,垂璎珞,著白衣,挂裟袈,风翻环佩,七、拔罪垢善神。身青黑色,裸体,著杂色袈裟。右手持五叉棒,左手作拳,置于顶上,瞋目开口,利牙出于上下,发毛竖立。八、能仁善神。身绀青色,裸体被铠,头著素帽,垂于左,右手持剑,左手执槊,须发赤黑。已上为右方者。九、吠室罗摩拿善神。身赤黑色,瞋面合唇,右手执金刚棒,左手捧宝塔,被赤衣,著甲冑,须发赤黑色。十、毗卢博叉善神。身青黑色,笑颜,著绿衣,著甲冑,右手执笔,左手执卷,作欲书之势,须发赤色。十一、离一切怖畏善神。形相全似帝释天,但头戴髑髅,其上有三钴杵,是异于彼天耳。十二、救护一切善神。身白青色,形相全如毗沙门天,但两手合掌指端插红色之微敷莲华。十三、摄伏诸魔善神。身黑肉色,右手持剑,左手垂掌,而向外,璎珞庄严身。十四、能救诸有善神。身绿色,颜貌如玉,二手合掌,二人头著中指背第一节,被铠,带红裙,著白色袈裟。十五、师子威猛善神。身肉色,忿怒相,具四臂,右第一手持斧,第二手持剑,左第一手捧梵箧,第二手持三戟,首戴师子冠,著绀色袈裟,被虎皮小服。十六、勇猛心地善神。身绿色,微笑,擐甲冑,形如能救诸有善神。二手外缚当心,已上为左方者。集者云:世有金刚智所译之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一卷,凡三纸,读之可明知之,此非金刚智笔语,缀文甚拙,想系先达依金刚智之图画录之而假金刚智之名者。」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参见:十字部十六善神)
十六特胜
【佛学大辞典】
(名数)特胜于四念处等之观,始自调心,终至悲想地,地地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厌恶自害之失,故名特胜。十六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也。
【佛学常见辞汇】
观察四念处有十六种的特胜,即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知息遍身、除诸身行、受喜、受乐、受诸心行、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观无常、观出散、观离欲、观灭、观弃舍。
【佛学次第统编】
十六特胜,亦名阿那波那念,此翻遣来遣去。言特胜者,从因缘得名。如外道等,并能修得四禅四空,而无对治观行,故不出生死。此十六法,有定有观,具足诸禅,能发无漏,故名特胜也。又十六法,对四念处,每念处有四法,共成十六特胜。于四念处之观,又修此十六特胜,始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地观照,能照无漏善业,而无厌恶自害之失者也。解有多般,兹录其一。
一、知息入 观入息至于气灭。
二、知息出 观出息止至于鼻端。
三、知息长短 观息长短,若身不安,心多散乱,则出入息俱短,若身安心静,则出入息俱长。
四、知息遍身 息遍身者,形心既安,则气道无壅,如似饮气既,统遍身中。
五、除诸身行 想受为心行,觉观为口行,出入息为身行。既息遍身中,患彼觉动粗念,除诸粗故,名除诸身行。
六、受喜
七、受乐 虽有微喜,乐能遍满。身识既满,内心喜悦,故名乐。
八、受诸心行 既受乐在怀,必有数法相随,倚心乐境故。
九、心作喜 既止心一境,未有慧解,必为沉心所覆没,以喜举之,令不沉没,故名作喜。
十、心作摄 喜心动散,则发越过常,摄之令还,不使驰散诸缘,故名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 心不掉散,均等无累,故名解脱。
十二、观无常 已得自在,不为沉浮所败,故能观诸法无常,念念生灭,不可乐也。
十三、观出散 此身不久当散坏,磨灭之法,非真实有。
十四、观离欲 此身唯是苦本,心欲离之,故名离欲。
十五、观灭 是心住灭,多诸过患,不欲住故。
十六、观弃舍 观此诸法,皆是过患,故名弃舍。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入,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
〔二、知息出特胜〕,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出,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
〔三、知息长短特胜〕,谓调心既静,而照了渐明,即便觉息入出长短之相,是为特胜。
〔四、知息遍身特胜〕,谓从欲界定證未到地定时,即觉身及定法悉皆虚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无,是为特胜。(未到地定者,谓于欲界修色界定,身虽未到于彼,而心已先證彼定也。)
〔五、除诸身行特胜〕,谓从未到地,若发初禅觉观之法,则身心豁然开朗,所證境界,悉皆虚假,空无我人;既无我人,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业,皆悉坏灭,是为特胜。(觉观者,谓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六、受喜特胜〕,谓既与观慧相应,若證初禅喜支,即能照了,而此喜支,则无过失,是为特胜。(支,分也。)
〔七、受乐特胜〕,谓既与观慧相应,若證初禅得乐支时,即能觉了,便于乐支,不起见著,以无所受而受乐触,是为特胜。
〔八、受诸心行特胜〕,谓既与观慧相扶,若證初禅一心支时,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颠倒;于一心中,获得正受,是为特胜。
〔九、心作喜特胜〕,谓离初禅,入二禅时,常自照了,若发二禅内净之喜,则此心真喜,从观慧而生,是为特胜。
〔十、心作摄特胜〕,谓既因观慧得二禅一心支,即照了一心,摄诸乱想,颠倒不起,是为特胜。
〔十一、心作解脱特胜〕,谓离二禅,入三禅时,常有观慧,即能照了;虽得妙乐,心不耽著,无累自在,是为特胜。
〔十二、观无常特胜〕,谓离三禅,入四禅时,常修观慧,发不动定,了达定中心识虚诳,念念生灭,是为特胜。
〔十三、观出散特胜〕,谓从四禅入虚空处时,加修观慧,内外照了,而證空定,能离色界缘空之识,自在消散,即能了达空定虚诳不实,心不爱著,是为特胜。
〔十四、观离欲特胜〕,谓离虚空处定,入识处时,常以观慧,内自推捡,离虚空处离欲之心,于是发识处定,即能了达识定虚诳不实,心不爱著,是为特胜。
〔十五、观灭特胜〕,谓离识处,入无所有处时,常以观慧,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于是发无所有处定,即能了达无所有处虚诳不实,心不爱著,是为特胜。
〔十六、观弃舍特胜〕,谓离无所有处,修非有想非无想定时,常以观慧,观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于是发非想处定,即能了达非想处犹有细想,虚诳不实,非是涅槃安乐之法,心不爱著,是为特胜。(梵语涅槃,华言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