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十身
郭璞何罗鱼赞见一头下
《韵府拾遗 缉韵》:盈十
抱朴子闾陌之拙诗军旅之鞠誓或辞鄙喻陋简不盈十犹见撰录亚次典诰百家之言与善一揆譬操水者器虽异而救火同焉
《漢語大詞典》:十思
(1).谓反复思虑。《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所取者 恪 也,今已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初 权 病篤,召 恪 辅政。临去,大司马 吕岱 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俭德为全德,无思契十思。”
(2). 唐 魏徵 谏 太宗 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旧唐书·魏徵传》:“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2). 唐 魏徵 谏 太宗 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旧唐书·魏徵传》:“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恐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骈字类编》:十问(十问)
黄滔送人明经及第东归诗见九通下
《骈字类编》:十亿(十亿)
急就篇冯翊京兆执治民注绝高曰京十亿曰兆 四十二章经佛言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
《漢語大詞典》:十反
(1).亦作“ 十返 ”。谓反复或往返多次。《列子·黄帝》:“ 列子 师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尹生 闻之,从 列子 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蘄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董幼宰 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其相 天柱王 用事,拘天子行人鸿臚丞 赵德楷 ,帝遣使晓敕,十返,无悛言。”
(2).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详“ 十番鼓 ”。
(2).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详“ 十番鼓 ”。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骈字类编》:十双(十双)
唐书张万福传拜和州刺史兼行营防禦使督盗淮南尽还所剽于民帝下诏褒美赐具衣宫锦十双
《骈字类编》:十诵(十诵)
隋书突厥传齐有沙门惠琳被掠入突厥中因谓佗钵曰齐国富强者为有佛法耳遂说以因缘果报之事佗钵闻而信之建一伽蓝遣使聘于齐氏求净名涅槃华严等经并十诵律 隋众经目录十诵比丘戒本十诵比丘尼戒本北凉世佛陀跋摩共道泰译
又隋书经籍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
又隋书经籍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
《骈字类编》:十夜
吕览见九攻下
《骈字类编》:十庙(十庙)
隋书礼仪志天子立四亲庙又立高祖之父高祖之祖并太祖而为七周有文武姜嫄合为十庙
《骈字类编》:十论(十论)
宋史辛弃疾传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闻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须会要元和二年上谓宰臣曰朕寡昧事不得中者卿 十论不得一二而已言陈瓘进尊尧集表合浦十论申旧疏之馀 四明八门撮其要于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