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64,分218页显示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二十八部众
二十八宿经
二十八大药叉
二十唯识顺释论
二十四不相应法
二十四周减行
二十八品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二十五坛别尊法
二十九种庄严
二百五十戒
性相二宗十异
七十二字
七十二天
佛类词典(续上)
二十五菩萨二十八部众
二十八宿经
二十八大药叉
二十唯识顺释论
二十四不相应法
二十四周减行
二十八品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二十五坛别尊法
二十九种庄严
二百五十戒
性相二宗十异
七十二字
七十二天
二十五菩萨
【佛学大辞典】
(名数)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华严王菩萨、众宝王菩萨、月光王菩萨、日照王菩萨、三昧王菩萨、定自在王菩萨、大自在王菩萨、白象王菩萨、大威德王菩萨、无边身菩萨,是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观念法门曰:「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以及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名数)影护念佛行者之菩萨也。十往生经曰:「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即遣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普贤菩萨、法自在菩萨、师子吼菩萨、陀罗尼菩萨、虚空藏菩萨、佛藏菩萨、菩藏菩萨、金藏菩萨、金刚藏菩萨、山海慧菩萨、光明王菩萨、华严王菩萨、众宝王菩萨、月光王菩萨、日照王菩萨、三昧王菩萨、定自在王菩萨、大自在王菩萨、白象王菩萨、大威德王菩萨、无边身菩萨,是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观念法门曰:「又如十往生经说,佛告山海慧菩萨以及阿难: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二十八部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众,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为二十八部。」(参见:千手观音)。【又】毗沙门第四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之鬼神众。金光明经三曰:「散脂鬼神大将及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中略)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我当与此二十八部大鬼神往至彼所,隐蔽其形,随逐拥护是说法者。」最胜王经五曰:「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以净天眼过于世人观察拥护此赡部众。」
(名数)千手观音有孔雀王二十八部之大仙众,二十八部者,一方有四部,四方上下之六方有二十四部,四维各有一部,通为二十八也。千手经曰:「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众,常当拥护受持者。」金光明文句七曰:「孔雀王经云:一方有四部,六方则二十四部。四维各一部,合为二十八部。」(参见:千手观音)。【又】毗沙门第四天王,各有二十八部之鬼神众。金光明经三曰:「散脂鬼神大将及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中略)随是经典所流布处,我当与此二十八部大鬼神往至彼所,隐蔽其形,随逐拥护是说法者。」最胜王经五曰:「我等四王与二十八部药叉大将,并与无量百千药,以净天眼过于世人观察拥护此赡部众。」
二十八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略名。
(经名)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之略名。
二十八大药叉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二十八部众)
(名数)(参见:二十八部众)
二十唯识顺释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异名。
(书名)成唯识宝生论之异名。
二十四不相应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俱舍宗立十四不相应法。而唯识宗分不相应法为二十四类。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名数)俱舍宗立十四不相应法。而唯识宗分不相应法为二十四类。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二十四周减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中忍位减缘减行之时,每一周,减一行,则三十一周,为三十一之减行。其四种目之减行,摄收于减缘,故少去七减行,为二十四周减行。
(名数)于中忍位减缘减行之时,每一周,减一行,则三十一周,为三十一之减行。其四种目之减行,摄收于减缘,故少去七减行,为二十四周减行。
二十八品
【佛学大辞典】
(名数)法华经一部有二十八品。经论之篇章谓之品。
(名数)法华经一部有二十八品。经论之篇章谓之品。
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菩萨欲證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术语)一切菩萨欲證圆觉而修禅定有二十五种之差别。谓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而生,其禅定有三种之别,一、奢摩他,此译作止,静行也(安于无为也)。二、三摩钵提,此译作观,幻行也(修有为之幻行也)。三、禅那,此译作思惟,寂行也(静幻皆亡也)。于此三行,单修一行者有三人;三行互修者,有二十一人;三行圆修者有一人;因而有二十五人。此二十五人所修之禅定,谓之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圆觉经曰:「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二十五坛别尊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为破二十五有各别供养,二十五尊之护摩法也。
(修法)为破二十五有各别供养,二十五尊之护摩法也。
二十九种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燄炽盛明净曜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昧、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众,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
(名数)(参见: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燄炽盛明净曜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昧、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众,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
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六灭诤。(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法、一百众学、七灭诤法。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之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称二百五十戒,分为八段,略示其数。
第一、四波罗夷 第五、九十波逸提
第二、十三僧残 第六、四提舍尼
第三、二不定 第七、百众学
第四、三十尼萨耆波逸提 第八、七灭诤
此八段具摄二百五十戒也。
(术语)(参见: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之具足戒也。分八段:一、四波罗夷。二、十三僧残。三、二不定。四、三十舍堕。五、九十单提。六、四提舍尼。七、百众学。八、六灭诤。(参见:戒)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具足戒。分八段,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悔过法、一百众学、七灭诤法。
【佛学次第统编】
比丘之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称二百五十戒,分为八段,略示其数。
第一、四波罗夷 第五、九十波逸提
第二、十三僧残 第六、四提舍尼
第三、二不定 第七、百众学
第四、三十尼萨耆波逸提 第八、七灭诤
此八段具摄二百五十戒也。
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
【佛学常见辞汇】
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
【佛学次第统编】
具足戒有二: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共称为二部律。此二部律,未受戒者,不许先知。佛有明制,本文但举其数耳。
【三藏法数】
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波罗夷法,凡四条。(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僧伽婆尸沙法,凡一十三条。(梵语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谓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残,命虽未尽,形已残废故也。)不定法,凡二条。(谓比丘犯非法语,或以波罗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故名不定也。)尼萨耆波逸提法,凡三十条。(梵语尼萨耆,华言舍。谓因财物等犯贪慢心,令舍入僧众故。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不舍,当堕地狱也。)波逸提法,凡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法,凡四条。(梵语波罗提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故名向彼悔。)众学戒法,凡一百条。(此等戒法,令比丘众皆学,故名众学也。)灭诤法,凡七条。(谓有诤事起,即应除灭,故名灭诤法。)此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比丘所持,是名出家具足戒。(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藏法数】
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是名具足戒。(第一义谛者,谓中道实相之理,无二无别,谛审不虚也。)
(术语)(参见:二百五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为比丘,比丘尼当受之戒,别解脱戒中之至极也。比丘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为五百戒(实为三百四十八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为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为八波罗夷,十七僧残,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戒之总数,诸律不同。宜视后世之作为,然要严守佛陀制戒之意,专心保持比丘之面目,今对比四分,五分,南传。则波逸提以下之细目,有如图之相违。观此可知戒之数目,指大数也。今所以名为具足者,非依已上之戒数。戒数惟标榜其紧要者,使由此于一切之境界离罪之意,故谓为具足戒。故若自数上言具足,则不得不言为无量。不依具足之戒数者,于药师经,智度论等谓比丘尼戒为五百而知之也。行事钞中之一曰:「问:律中僧列二百五十戒,戒本具之。尼则五百,此言虚实?答:两列定数,约指为言。故诸部通言,不必依数。论其戒体,唯一无作。约境明相,乃量尘沙。且指二百五十,以为持犯蹊径耳。律中尼有三百四十八戒,可得指此而为所防。今准智论云:尼受戒法,略则五百,广说八万。僧则略有二百五十,广亦同尼律仪。」八宗纲要曰:「受具戒时,并得如此无量无边等戒,量等虚空,境遍法界,莫不圆足,故名具足戒。」
【佛学常见辞汇】
具足圆满之戒,如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是。
【佛学次第统编】
具足戒有二:一、比丘戒,二、比丘尼戒,共称为二部律。此二部律,未受戒者,不许先知。佛有明制,本文但举其数耳。
【三藏法数】
具足戒者,即二百五十戒也。谓波罗夷法,凡四条。(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僧伽婆尸沙法,凡一十三条。(梵语僧伽婆尸沙,华言僧残。谓犯此戒,如人被他斫残,命虽未尽,形已残废故也。)不定法,凡二条。(谓比丘犯非法语,或以波罗夷法治之,或以僧伽婆尸法治之,或以波逸提法治之,故名不定也。)尼萨耆波逸提法,凡三十条。(梵语尼萨耆,华言舍。谓因财物等犯贪慢心,令舍入僧众故。梵语波逸提,华言堕。谓不舍,当堕地狱也。)波逸提法,凡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法,凡四条。(梵语波罗提提舍尼,华言向彼悔。僧祇律云:此罪应对众发露,故名向彼悔。)众学戒法,凡一百条。(此等戒法,令比丘众皆学,故名众学也。)灭诤法,凡七条。(谓有诤事起,即应除灭,故名灭诤法。)此二百五十戒,是出家比丘所持,是名出家具足戒。(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三藏法数】
谓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是名具足戒。(第一义谛者,谓中道实相之理,无二无别,谛审不虚也。)
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术语)梵名曰尸罗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
【佛学次第统编】
凡言三学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编为文,独叙慧于先而戒于后,岂非倒例?虽然,首戒而末慧者,从行立义。先慧而后戒者,便解为文耳,于义何关哉!
戒者,梵名尸罗,即禁戒也,谓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者。戒能生定,定能发慧,故学道人,以戒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性相二宗十异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三乘异,法相宗以三乘为真实,一乘为方便,法性宗以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众生为了义,一性皆成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为方便,一性皆成为真实。三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谓真如与无明和合而缘起诸法。四真如随缘凝然异,相宗谓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性宗谓真如具不变随缘之二义,因随缘之故,应染净之缘而作善恶之法。五三性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三性中遍计性是空,依他圆成之二性,皆为有,有为无为别也,相性谓依他之无性即圆成也。六生佛不增不减异,相宗谓五性之中,有无种性之人,不能成佛,故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性宗谓一理齐平生佛体无二,故生物二界不增不减。七二谛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俗谛为空,真谛为有,空有各别,性宗谓即有之空为真,即空之有为俗,真空妙有,体一名异。八四相一时前后异,法相谓生住异灭之四相,前后异时,生住异为现,灭为未来,生灭不能同时,法性谓同时之具足四相刹那,相有名生,实无名灭,正生即正灭,不待后无也。九能所断證即离异,法相谓能断是智,所断是惑,能證是心,所證是无为之理,体性俱别也。法性谓照惑之无体即是智,能證之智外,无所断之惑,又照智无自体,即是如之德,如自体自具光德也。故智之外有如,无智之所入也。如之外有智,无能證如也。十佛身有为无为异,法相谓如来之四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依种而生,是与有为无漏涅槃之无为不同,法性谓有即于法性之色心,故佛之色心皆无为常住,非四相之所迁。
(名数)华严纲要辩性相二宗之十异。一、一乘三乘异,法相宗以三乘为真实,一乘为方便,法性宗以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二、一性五性异,法相以五性各别有不成佛之众生为了义,一性皆成为方便。法性以五性各别为方便,一性皆成为真实。三唯心真妄异,法相谓万法由阿赖耶之一心而生,法性谓真如与无明和合而缘起诸法。四真如随缘凝然异,相宗谓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性宗谓真如具不变随缘之二义,因随缘之故,应染净之缘而作善恶之法。五三性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三性中遍计性是空,依他圆成之二性,皆为有,有为无为别也,相性谓依他之无性即圆成也。六生佛不增不减异,相宗谓五性之中,有无种性之人,不能成佛,故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性宗谓一理齐平生佛体无二,故生物二界不增不减。七二谛空有即离异,法相谓俗谛为空,真谛为有,空有各别,性宗谓即有之空为真,即空之有为俗,真空妙有,体一名异。八四相一时前后异,法相谓生住异灭之四相,前后异时,生住异为现,灭为未来,生灭不能同时,法性谓同时之具足四相刹那,相有名生,实无名灭,正生即正灭,不待后无也。九能所断證即离异,法相谓能断是智,所断是惑,能證是心,所證是无为之理,体性俱别也。法性谓照惑之无体即是智,能證之智外,无所断之惑,又照智无自体,即是如之德,如自体自具光德也。故智之外有如,无智之所入也。如之外有智,无能證如也。十佛身有为无为异,法相谓如来之四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依种而生,是与有为无漏涅槃之无为不同,法性谓有即于法性之色心,故佛之色心皆无为常住,非四相之所迁。
七十二字
【佛学大辞典】
(杂语)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著于口之左右,即阿与沤也。故外道书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无,沤者有。谓一切诸法,不出有无之义,故安于经之首以表吉相。
(杂语)百论曰:劫初梵天王得七十二字,来化世间,世间皆不信,故吞七十字,唯二字留著于口之左右,即阿与沤也。故外道书之首,皆安此二字。阿者无,沤者有。谓一切诸法,不出有无之义,故安于经之首以表吉相。
七十二天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六十九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及大吉祥天,合为七十二天。
(名数)六十九天,太山府君,五道大神,及大吉祥天,合为七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