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八诏(八詔)
隋 唐 时期 永昌 、 姚州 地区有 蒙巂诏 、 越析诏 、 浪穹诏 、 邆赕诏 、 施浪诏 、 蒙舍诏 ,又有 时傍 、 矣川罗识 二族,通号“八詔”。 唐 王建 《宫词》之二:“殿前传点各依班,召对西来八詔蛮。”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八詔者, 隋 时 永昌 姚州 闻有 蒙舍詔 、 蒙雟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施浪詔 、邆 賧詔 ,又有 (时)傍 、 矣川罗识 二族,通号八詔。其后二族为 閤罗凤 所灭,独有六詔。南方之夷,惟 南詔 最大。夷语谓王为詔;或曰,当六詔皆在,岁有事天子各赐一詔,故曰‘八詔’。” 宋 张孝祥 《念奴娇·张仲钦提刑行边》词:“ 方丈 三 韩 ,西山八詔,慕义羞椎结。”参阅新唐书·南诏传
分類:地区区有
《國語辭典》:彝族(彞族)  拼音:yí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分。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大多兼通汉语文。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捕鱼、手工业为副。今存有千种以上的彝文手抄本,都是有关彝族文化的记载。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黑彝家支组织具有政权性质。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亦有部分信仰佛、道、天主教等宗教。参见「彝」条。
《国语辞典》:社区意识(社区意识)  拼音:shè qū yì shì
社区居民在心理上对所属的社区有从属感,并对社区公众的事务关心,即为社区意识。
《国语辞典》:希望小学(希望小学)  拼音:xī wàng xiǎo xué
由海峡两岸、港澳地区有心人士分别捐资,为大陆偏远与物资缺乏的贫困地区所兴建的小学。此项工作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西元1989年发起的「希望工程」的一部分,旨在协助低收入户的儿童就学,包括兴建教室与资助学生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