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等异(等異)
用等级来区别。荀子·富国:“古者先王分割而等异之也,故使或美,或恶,或厚,或薄,或佚乐,或劬劳,非特以为淫泰夸丽之声,将以明仁之文,通仁之顺也。”
《漢語大詞典》:大枪(大槍)
步枪。区别于手枪及其它短枪而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 老孙头 扭转脸去,瞅瞅车上的人们。他们通共十五个……有的挎着匣枪,有的抱着大枪。”
《漢語大詞典》:异别(異别)
不同,区别。礼记·王制:“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郑玄 注:“异别,五方用器不同也。”吕氏春秋·恃君:“子自以为不知故去,今又往死之。是知与不知无异别也。”
分類:区别
《漢語大詞典》:讲寺(講寺)
(1).佛教语。指讲经说法的寺院。《魏书·释老志》:“夫山海之深,怪物多有,姦淫之徒,得容假托,讲寺之中,致有凶党。”
(2).特指区别于禅寺和律寺的“教寺”。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为僧之派有三:曰禪,曰教,曰律。今之讲寺,即 宋 之教寺也。”
《國語辭典》:彗尾  拼音:huì wěi
彗星的尾部,外观随与太阳的距离而变,行近太阳时最长。彗核受热喷发出的尘埃拖曳在轨道后方形成「尘埃尾」,而离子气体则因太阳风的磁场作用而形成背向太阳的「离子尾」。
《漢語大詞典》:边窗
门口或大窗两侧的狭小的窗户
关闭的马车或汽车的侧面窗口,以区别于门上的窗口
《漢語大詞典》:凡铁(凡鐵)
普通的兵器。特指一般的剑,区别于名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器奇:“其人因言:‘我上界人,知公有异剑,愿借一观。’ 郑 谓曰:‘此凡铁耳,不堪君玩,上界岂藉此乎?’” 宋 陆游 《剑客行》:“世无知剑人,太阿混凡铁。”
《國語辭典》:书面(書面)  拼音:shū miàn
1.用文字表达。如:「书面意见」、「书面记录」。
2.书的封面。如:「这本书的书面设计相当别出心裁。」
《國語辭典》:挂钟(掛鐘)  拼音:guà zhōng
挂在墙上的时钟。如:「我家有一个老旧的挂钟。」
《漢語大詞典》:概用
谓不加区别,一概使用。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凡字异而意同者,不可概用之,宜分乎彼此。”
分類:区别一概
《漢語大詞典》:京本
指京刻本图书,区别于蜀本、杭本、闽本等。 清 陈玉父 《〈玉台新咏〉后序》:“右玉臺新咏集十卷,幼时至外家 李氏 ,於废书中得之,旧京本也。”
《國語辭典》:个性(個性)  拼音:gè xìng
个人特有的性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徵总和,包括兴趣、爱好等。如:「他的个性十分倔强。」《施公案》第二七四回:「蒋熊道:『咱为人平生是只个性直。老哥既有此意,小弟虽万死不辞,就此请去一走。』」
《漢語大詞典》:棘列
古代群臣外朝时,立九棘区别九卿等级职位。“棘列”谓按等级职位排列。 明 王世贞 《玄岳太和山赋》:“邇则香炉凝靄,玉烛华峙,九卿棘列,三公槐植。”参见“ 九棘 ”。
《漢語大詞典》:九棘
(1).古代群臣外朝之位,树九棘为标识,以区分等级职位。周礼·秋官·朝士:“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 郑玄 注:“树棘以为立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后因以九棘为九卿的代称。《后汉书·寇荣传》:“臣思入国门,坐於胏石之上,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楔子:“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 明 李东阳 《送钱先生致仕》诗:“加冠号冢宰,名位班九棘。”
(2).药名。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其次则含地黄煎,或含玄胆汤及蛇脂丸,九棘散,则已动者更牢。”
《漢語大詞典》:辩别(辯别)
分辨区别。辩,通“ 辨 ”。 唐 元稹 《〈白氏长庆集〉序》:“其甚伪者,宰相輒能辩别之。”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是和非须辩别。”
分類:分辨区别
《國語辭典》:大样(大樣)  拼音:dà yàng
1.大方、慷慨。《斩鬼传》第五回:「丢谎鬼有那百两嫖成毛球的笑话儿,只两个姐儿见他二人出手大样,枕头上就百般奉承。」
2.骄傲,目中无人。《红楼梦》第七七回:「况且又深恨他们素日大样,如今那里有工夫听他的话。」
3.报纸整个版面的清样。
4.工程上的细部图。
《國語辭典》:小样(小樣)  拼音:xiǎo yàng
1.气度小,不气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
2.小作为。《水浒传》第七三回:「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3.报纸的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校样,用以区别于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