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匮上(櫃上)  拼音:guì shàng
1.匮台上做决定的人。如:「这档买卖,匮上说了算数。」《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姚老夫子这一惊,非同小可,忙问茶房,茶房回称不晓得,又问匮上,匮上说钥匙在这里。」
2.匮台。如:「他把钱往匮台上一扔,一句话也没说掉头就走。」《水浒传》第二九回:「那酒保去匮上,叫那妇人舀两角酒下来。」
分類:商店柜台
《國語辭典》:匮子(櫃子)  拼音:guì zi
收藏物品的箱子。《红楼梦》第一九回:「想必是匮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薰染的未可知。」
分類:柜子
《漢語大詞典》:凋匮(凋匱)
困苦匮乏。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百姓凋匱而役务方殷。”
分類:困苦匮乏
《漢語大詞典》:内匮(内匱)
谓国内匮乏、贫困。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外患不足殄,内匱实可防。”
分類:匮乏贫困
《漢語大詞典》:灵匮(靈匱)
犹金匮。国家藏书之柜。 晋 陆云 《移书太常府荐张赡》:“抽灵匱於祕宫,披金縢於玄夏。”
《國語辭典》:立匮(立櫃)  拼音:lì guì
高立的木匮,前面开门,中有隔板数层,亦有附抽屉的,是用来贮放衣物的家具。如:「立匮中有过时不穿的衣服,该清理一下了。」
《漢語大詞典》:钤匮(鈐匱)
放置兵书的柜子。借指兵书。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廊庙之上,耻言韜略,以櫜鞬为兇物,以鈐匱为兇言。”
《漢語大詞典》:金柜(金櫃)
见“ 金匱 ”。
《國語辭典》:金匮(金匱)  拼音:jīn guì
金制的藏书匮,比喻缜密之意。《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刻于玉版,藏于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唐。刘禹锡〈送分司陈郎中祇召直史馆重修三圣实录〉诗:「重修东观帝王书,常时载笔窥金匮。」
《漢語大詞典》:僦匮(僦匱)
见“ 僦柜 ”。
《漢語大詞典》:僦柜(僦櫃)
亦作“ 僦匱 ”。 唐 代有柜房,是一种代人保管金钱及贵重物品以收取保管费的寄存业。所设保管柜即称“僦柜”。亦用以泛指这种柜房业务。后又演变为典当质钱的质库(当铺)。旧唐书·德宗纪上:“搜括既毕,计其所得纔八十万贯,少尹 韦禛 又取僦柜质库法拷索之,纔及二百万。”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然悉田宅奴婢之直,緡止八十万,又僦匱、质舍、居贸粟者,四貣其一,仅至二百万。”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括僦柜质钱。” 胡三省 注:“民间以物质钱,异时赎出,於母钱之外復还子钱,谓之僦柜。”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据现有材料看,最大的商业当是放高利贷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类似后世的当铺。”
《漢語大詞典》:饥匮(飢匱)
饥荒匮乏。飢,通“ 饥 ”。后汉书·张奋传:“比年不登,人用飢匱。”晋书·张轨传:“光禄 傅祗 、太常 挚虞 遗 轨 书,告京师飢匱。”
分類:饥荒匮乏
《漢語大詞典》:匮喂
缺粮饥饿。
分類:缺粮饥饿
《骈字类编》:匮前(匮前)
元史舆服志匮之前朱漆金妆云龙辂牌一金涂铁曲戍
《漢語大詞典》:匮绌(匱絀)
缺乏,不足。明史·宋纁传:“太仓之储,寧红腐不可匱絀,一旦不继,何所措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武昌起义后清方动态》:“洎入都后,筹计餉需,蒐简军器,无一不形匱絀。”
分類:缺乏不足
《高级汉语词典》:匮粮
缺乏粮食
《漢語大詞典》:匮涸(匱涸)
犹穷乏。 宋 曾巩 《追租》诗:“问胡应驱迫,久已罹匱涸,计须卖强壮,势不存尫弱。”
分類:穷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