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谷庵
黄山 北部重要风景点之一。在 迭障峰 下。原名 松谷草堂 ,又称 松谷禅林 。初为 宋 宝祐 年间道士 张尹甫 隐居处, 明 宣德 间重建,改名 松谷庵 。庵前流水汇成池沼,著名的 五龙潭 即在此。周围翠竹如海,环境清幽。
《漢語大詞典》:铜川市
在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咸铜铁路通此。1958年设市。人口42.8万(1995年)。盛产煤炭。有煤炭、陶瓷、水泥、机械、化学等工业。为陕西省重要工业城市。
《国语辞典》:亚马孙河(亚马孙河)  拼音:yà mǎ sūn hé
Amazon River
河川名。位于巴西北部,为南美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地斯山东侧,向东流经巴西、秘鲁、玻利维亚等国,会合诸水,注入大西洋,全长六千二百馀公里。其流域及流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沿岸的贝伦、玛瑙斯为主要港口。也译作「亚马逊河」。
《国语辞典》:莫曼斯克  拼音:mò màn sī kè
Murmansk
城市名。在俄罗斯联邦西北部的可拉半岛上,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水终年不冻,成为俄罗斯联邦临北极海岸的唯一不冻港,也是北极圈内最大的港市。
《国语辞典》:路德教派  拼音:lù dé jiào pài
西元十六世纪初,由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日耳曼北部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派。他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地区以今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为主。也称为「路德会」、「路德教会」。
《国语辞典》:陇海铁路(陇海铁路)  拼音:lǒng hǎi tiě lù
从江苏省北部连云港,经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兰州的铁路。全长一千七百五十九公里,在徐州与京沪线相交,在郑州与京广线相交,在潼关西与同蒲线相交,可通向东西南北各地,是中国中部一条横贯大动脉。
《国语辞典》:罗马尼亚(罗马尼亚)  拼音:luó mǎ ní yà
Romania
国名。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参见「罗马尼亚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林口台地(林口台地)  拼音:lín kǒu tái dì
地名。位于台湾的北部,居台北盆地的西侧,隶属新北市及桃园市。顶部平坦,红土层甚厚,平均高度约二百公尺,境内农田散布,并遍植茶树,人口极为稠密。
分类:地名北部
《国语辞典》:蒙古高原  拼音:méng gǔ gāo yuán
位于中国北部、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以北,包括甘肃的西北、宁夏的北部。平均高度约海拔一千公尺,地势平坦开阔,无高山深谷分布。高原上有低浅广大的盆地以及围绕的山丘,盆地底部常见沙漠、砾漠、湖泊,以及沼泽。
《国语辞典》:密西根州  拼音:mì xī gēn zhōu
Michigan
州名。美国东北部的一州,位于大湖区,濒伊利湖、休伦湖与密西根湖。面积十五万七百七十九平方公里,首府为兰辛。以制造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底特律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工业中心,汽车产量占美国二分之一以上。
《国语辞典》:台北盆地(台北盆地)  拼音:tái běi pén dì
地名。位于台湾北部,由大屯火山群、林口和桃园台地、雪山山脉的支脉包围而成。盆底地势东南部较高,而渐次向西北部斜下,形呈三角形,分别以树林、南港和关渡为顶点。
《国语辞典》:乞拉朋吉  拼音:qǐ lā péng jí
Cherrapunji
乡镇名。印度东北部阿萨密省卡夕山脉南坡的村镇。因位于雪朗高原南缘,面迎强烈西南季风,年降雨量极高,有「世界雨极」之称。
《国语辞典》:桑乾盆地  拼音:sāng gān pén dì
地名。位于山西省北部及河北省西北部内外长城间,为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间的陷落地带,其形势为阶状断层,级级下降,包括大同盆地、宣化盆地,平绥铁路斜贯境内,盆地间因桑乾河及支流流贯,故称为「桑乾盆地」。
《国语辞典》:塞尔维亚(塞尔维亚)  拼音:sè ěr wéi yà
Serbia
地名。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十五世纪中叶沦为土耳其的统制,西元一八七八年成为独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南斯拉夫共和国的一部分。自一九九一年元月起,南斯拉夫共和国的组成国马其顿、斯洛维尼亚、克罗埃西亚、波士尼亚一赫塞哥维纳相继宣布主权独立,其中斯、克、波三国于一九九二年成为联合国会员国,而其他二组成国塞尔维亚、蒙特尼哥罗则宣称继承南斯拉夫的国际地位,惟遭联合国否决。
《国语辞典》:黑克索斯  拼音:hēi kè suǒ sī
Hyksos
自亚洲进入埃及的古代游牧民族。约于西元前一六七四年占领埃及北部,定都阿瓦利斯,在第十五王朝期间进行了一百多年的统治。一方面吸收埃及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将马、战车、排弓、改良的战斧和先进的防禦工程技术传入埃及。也译作「海克索斯」、「西克索」、「喜克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