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北欧(北歐)  拼音:běi ōu
欧洲北部,地处高纬,冬寒而长,大部地区积雪在五个月以上。粮食作物不易成熟,加以冰河侵蚀,不利农耕,各国人口虽少,食粮仍感不足。但经济上各具特色,社会安定,在政治上有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五国。
《國語辭典》:费城(費城)  拼音:fèi chéng
Philadelphia
城市名。全名为「费拉德尔菲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部,距德拉瓦河河口五十公里的上游右岸。为宾州第一大城,工业和金融的中心,重要的贸易港、文化教育中心。独立战争时是独立军的主要据点。西元一七七六年美国在此宣布独立,成为历史重城。
《國語辭典》:二人台(二人臺)  拼音:èr rén tái
一种戏曲曲艺。流行于内蒙中部和西部。用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伴奏,由二人歌舞对唱表演。
《国语辞典》:洛林  拼音:luò lín
Lorraine
省名。位于法国东北部与德国交界处。面积二万三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三十万。盛产铁砂及煤,化学、机械、纺织工业也很发达。
《漢語大詞典》:马哈鱼(馬哈魚)
即大马哈鱼。一种生活在 太平洋 北部海洋中的细鳞鱼,夏初或秋末入 黑龙江 等河流产卵,鱼味鲜美。 逯斐 《猎人小屋·在鱼窝子里》:“从那时候起,那条奔腾在 大兴安岭 的 呼玛河 ,白天闪金光,夜晚泛银鳞,深深的河套里养育着马哈鱼群。”
《國語辭典》:捻子  拼音:niǎn zi
1.搓紧成条的绳状物。如:「药捻子」、「纸捻子」。也称为「筒子」、「捻儿」。
2.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活动于北方的捻匪。参见「捻匪」条。
《國語辭典》:辽东湾(遼東灣)  拼音:liáo dōng wān
海湾名。渤海三大海湾之一。位于辽宁省西南方,大清河口到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以北的海域。有辽河、大凌河、小凌河等注入,主要港口有营口、葫芦岛等。
《國語辭典》:稞麦(稞麥)  拼音:kē mài
青稞的别名。参见「青稞」条。
《漢語大詞典》:印度草
又名印度大麻。原产于 印度 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可作催眠、止痛、镇静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其危害性略同鸦片。《老残游记》第十九回:“我恐怕是西洋什么药,怕是印度草等类的东西。”
《漢語大詞典》:长山群岛
在黄海北部、辽宁省辽东半岛东南侧。由分属石城列岛、里长山列岛和外长山列岛的五十多个岛屿组成。大长山岛面积最大。海洋岛附近海域为重要渔场。
《国语辞典》: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  拼音:zhǔn gá ěr pén dì
地名。位于新疆北部,天山以北和阿尔泰山间的盆地,俗称为「北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面积约三十八万平方公里,高度约在六百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间。中部为沙漠,周围多绿洲,草原较广,畜牧业发达。
《国语辞典》: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拼音:zhí bù luó tuó hǎi xiá
Gibraltar Strait
海峡名。位于西班牙南部和非洲西北部间,长约五十八公里,宽约十五公里,为地中海和大西洋间的军事重地和海运交通要道。简称为「直布罗陀」。
《国语辞典》:威尼斯  拼音:wēi ní sī
Venice
地名。位于义大利东北部,临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为义大利主要的海口。全市由岛屿组成,如浮于水面,风光旖旎,工商繁盛。也称为「水都」。
《國語辭典》:西伯利亚(西伯利亞)  拼音:xī bó lì yà
Siberia
地名。位于亚洲北部,介于乌拉山与太平洋之间。地势复杂,气候寒冷。矿产丰富,出产毛皮、谷类、木材等,有西伯利亚铁路连贯欧洲与亚洲。
《漢語大詞典》: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沉积层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中国商品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