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太和殿  拼音:tài hé diàn
故宫三大殿之一,在北平旧紫禁城太和门内,清帝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其他国家大庆典,均御此殿受贺。
《國語辭典》:平剧(平劇)  拼音:píng jù
国剧的别名。参见「国剧」条。
《漢語大詞典》:厗奚
古县名。 汉 置,属 渔阳郡 。在今 北京市 密云县 境内。汉书·地理志下:“ 平谷 , 安乐 , 厗奚 , 莽 曰 敦德 。”后汉书·郡国志五作“傂奚”。 清 王念孙 谓当为 虒奚 之形讹。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七
《漢語大詞典》:北曹
指 明 代设在 北京 的吏、户、礼、兵、刑、工等中央行政机构。设在 南京 者则谓之南曹。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口碑》:“国朝吏部之权俱在北曹,南曹殊落莫。惟考察年, 南京 官五品以下,黜调皆在其手,声势赫奕。过此,则又如常矣。”
《漢語大詞典》:北闱(北闈)
(1).明堂的北门。 汉 蔡邕 《明堂月令论》:“古大明堂之礼曰……日入出北闈,视帝节猷。尔雅曰:‘宫中之门谓之闈。’王居明堂之礼,又别阴阳门,东南称门,西北称闈,故《周官》有门闈之学。”
(2). 明 清 科举制对 顺天 (今 北京市 )乡试的通称。明史·选举志二:“其他指摘科场事者,前后非一,往往北闈为甚,他省次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四:“ 诸升之 文思繁富,三赴北闈,不售。” 胡适 《〈海上花列传〉序》:“﹝ 韩邦庆 ﹞尝一试北闈,仍鎩羽而归。”
《漢語大詞典》:金水河
又名 玉河 ,在 北京市 。 金 始引 玉泉 水东注于三海。 明 萧洵 《故宫遗录》:“自 瀛洲 西度飞桥上回阑,巡红墙而西,则为 明仁宫 ,沿 海子 导 金水河 步 邃河 南行为西前苑。”亦省称“ 金水 ”。 明 萧洵 《故宫遗录》:“中建小直殿,引 金水 绕其下,甃以白石。”
《漢語大詞典》:大房山
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区。有上方山、石经山等高峰。上方山海拔880米,山势陡峻,古柏苍郁,有七十二庵、九洞十二峰之胜。石经山刻藏有隋代至清初各代佛经一千多种,共有一万四千多块。山中有上方寺、云水洞、云居寺塔及唐、辽石塔多座。为京郊游览胜地。
《漢語大詞典》:十刹海
湖名。 北京 名胜之一。 清 富察 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刹海》:“ 十刹海 俗呼 河沿 ,在 地安门 外迤西,荷花最盛…… 德胜桥 以东,昔 成亲王 府、今 醇亲王 府前者,谓之 后海 ,即所谓 十刹海 者是也。 三座桥 以东、 响闸 迤左者,谓之 前海 ,即所谓 莲花泡子 者是也。今之游者但谓之 十刹海 焉。” 潘飞声 《二闸泛舟至听水处啜茗放歌》:“此地远胜 十刹海 ,《水调》度曲歌扣舷。”参见“ 什刹海 ”。
《漢語大詞典》:什刹海
也写作“十刹海”。在 北京市 西城区 。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称。 元 代名 海子 ,为一宽而长的水面, 明 初缩小,后逐渐形成 西海 、 后海 、 前海 ,三海水道相通。自 清 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
《漢語大詞典》:漫园(漫園)
旧时 北京 十刹海 中园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十刹海》:“谨按日下旧闻考: 积水滩 浄业湖 一带,古名 海子 ,园亭极多,有 莲花社 、 虾菜亭 、 镜园 、 漫园 、 杨园 、 定园 诸胜。今皆析为民居矣。”
分類:北京
《漢語大詞典》:窑台
北京 名胜之一。又称 瑶台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瑶台》:“ 瑶台 即 窰台 ,在 正阳门 外 黑窰厂 地方。时至五月,则搭凉篷,设茶肆,为游人登眺之所。亦南城之一古蹟也。”
分類:北京名胜
《漢語大詞典》:小饭(小飯)
(1).小口吃饭。礼记·少仪:“小饭而亟之。” 孔颖达 疏:“小饭,谓小口而饭。” 宋 晏殊 《几铭》:“小饭防饐,跬行虞跌。”
(2).亦作“ 小飰 ”。点心;便饭。 汉 枚乘 《七发》:“小飰大歠,如汤沃雪。”史记·淮阴侯列传“令其裨将传飱”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小饭曰湌。”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唐孺人 留之宽坐,整备小饭相款。”
(3).谦称宴请人的筵席。《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顷刻摆下筵席,丰富胜於王侯……道:‘随常小饭,不足以供贵人,幸勿怪!’”
(4).旧时 北京 天桥 一带所卖的大众化饭食。 清 兰陵忧患生 《京华百二竹枝词》:“小饭 天桥 一带多,苦寒果腹往来梭。”自注:“ 天桥 一带所卖饭食,粗细俱全,颇宜贫苦,别名小饭。”
《國語辭典》:紫禁城  拼音:zǐ jìn chéng
明、清时的皇宫。周围六里,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民国十四年成立故宫博物院后,开放参观。也称为「北平故宫」。
《国语辞典》:天寿山(天寿山)  拼音:tiān shòu shān
山名。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北部。明代诸帝,自成祖后,皆葬于此,俗称为「十三陵」。
《國語辭典》:正阳门(正陽門)  拼音:zhèng yáng mén
1.宋代汴京宫城门名,即宣德门,明道元年改称为「正阳门」。
2.今北平内城的正南门,俗称前门,即元代的丽正门,明正统年间改称为「正阳门」。
《國語辭典》:乾清宫(乾清宮)  拼音:qián qīng gōng
位于北平旧紫禁城乾清门内。为清帝召见臣工、引见庶僚、元旦宴请诸王的处所,其东为昭仁殿,西为弘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