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30,分13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化本
鸿化
化先
化化
垂化
入化
化清
石化
造化炉
遗化
如化
化服
示化
化形
化衣
《漢語大詞典》:化本
教化之本。南史·沈怀文传:“既物情不悦,容亏化本。” 唐 夏方庆 《风过箫赋》:“知化本之有眹,见天籟之在斯。” 明 文徵明 《明故湖广右参议墓碑》:“与民教学,导以化本,而纳以仁轨。”
分類:教化
《漢語大詞典》:鸿化(鴻化)
宏大的教化。旧时歌颂帝王的套语。《后汉书·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唐 符载 《谢手诏第二表》:“瞻彼疆域,小有康寧,此皆陛下睿谋鸿化之所被及。”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表》:“坦圣怀而虚受,期鸿化以咸孚。”
《漢語大詞典》:化先
四时变化之始。指初春。《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开冬眷徂物,残悴盈化先。” 吕延济 注:“开冬,十月也。此时徂落之物虽復残悴,而盈於始春初化之先,言足观也。”
《漢語大詞典》:化化
化其所化。犹言感化外物。文子·守真:“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达此道者,虽知统天地,明照日月,辩解连环,辞润金石,犹无益於治天下也。”列子·天瑞:“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 张湛 注:“不生者固生物之宗,不化者固化物之主。”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庭戒诸儿》:“吾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然其清浄可以治人。”
迭音后缀。用来加强语气。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三折:“冷化化的那里寻去?”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羞人化化的,怎么叫!”
《分类字锦》:垂化
魏志杨俊传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
分类:教化
《漢語大詞典》:入化
谓达到绝妙的境界。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诗有不立意造句,以兴为主,漫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周芷卿:“ 芷卿 句云:‘ 太真 红玉色,少妇鬱金香。’运典入化,真粲花妙舌也。”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此外,他对《华严》的深义也能运用入化。”
分類:绝妙境界
《骈字类编》:化清
后汉书王堂傅古人劳于求贤逸于任使故能化清于上事缉于下 潘尼益州刺史杨恭侯碑我谋既精我化既清泽流河朔勋著王庭
《国语辞典》:石化  拼音:shí huà
1.变化为石。如:「石化林」。
2.石油化学工业的简称。参见「石油化学工业」条。
《漢語大詞典》:造化炉
喻天地。语本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宋 范仲淹 《游庐山作》诗:“从今愈识逍遥旨,一听升沉造化鑪。”
分類:喻天天地
《漢語大詞典》:遗化(遺化)
前人留下的教化。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诛 项籍 ,举兵围 鲁 , 鲁 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絶,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三国 魏明帝 《苦寒行》:“遗化布四海,八表以肃清。”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因 舜 禹 之遗化,明吾君之至仁。”
《漢語大詞典》:如化
变化之顷,谓疾速。逸周书·武称:“各寧其亲,民服如化。”逸周书·文传:“明开塞禁舍者,其取天下如化;不明开塞禁舍者,其失天下如化。” 孔晁 注:“变化之顷,谓其疾。”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一:“‘如化’者,言其速也。”
分類:疾速
《漢語大詞典》:化服
(1).感化顺眼。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 炯 之远祖,当 轩辕 时已化服於 祝融氏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 管寧 ﹞能因事导人于善,人无不化服,及卒,天下知与不知,无不嗟嘆。” 宋 苏轼 《送宋朝散知彭州迎侍二亲》诗:“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
(2).谓服食成仙。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漢語大詞典》:示化
启示化导。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示化 维摩 疾,降魔力士勋。听经神变现,説偈鸟纷紜。”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人有被杀而无血者,高僧示化,往往有之。”
分類:启示
《國語辭典》:化形  拼音:huà xíng
1.变化为其他形状。如:「神怪小说中,狐狸常化形为人,来陷害人们。」
2.比喻死亡。
《漢語大詞典》:化衣
谓衣着变色。形容仕途奔波之苦。 唐 李峤 《田假限疾不获还庄载想田园兼思亲友》诗:“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 宋 欧阳修 《送方希则序》:“余自来上都,寓謁舍,化衣京尘,穿履金门者,再见春矣。”参见“ 化衣尘 ”。
《漢語大詞典》:化衣尘(化衣塵)
指所蒙受的使衣着变色的尘土。多形容仕途奔波之苦。语出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之一:“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 唐 赵嘏 《寄归》诗:“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 长安 不见春。”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世事忽惊翻手雨,马蹄又踏化衣尘。”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诗:“十年蹋遍化衣尘,故里重逢翠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