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首如飞蓬(首如飞蓬)  拼音:shǒu rú fēi péng
头发散乱像飞散的蓬草。比喻无心化妆打扮。语出《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国语辞典》:粉淡香残(粉淡香残)  拼音:fěn dàn xiāng cán
妇女脸上的化妆因久不理会而残退了。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绣衾香散,身归晚,粉淡香残,我日暮愁无限。」
《国语辞典》:徐妃半面妆(徐妃半面妆)  拼音:xú fēi bàn miàn zhuāng
本指徐妃事奉独眼的梁元帝,化妆仅著半面。典出《南史。卷一二。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后用以比喻仅得到事物的一端而未得全貌。唐。李商隐〈南朝〉诗:「休誇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国语辞典》:包头的(包头的)  拼音:bāo tóu de
1.帮优伶化妆的人。
2.男优扮演妇女,化妆简陋,只用青绢包头当做头发,称为「包头的」。
《国语辞典》:卸脸(卸脸)  拼音:xiè liǎn
洗除脸上的化妆。也称为「卸妆」。
《国语辞典》:化妆箱(化妆箱)  拼音:huà zhuāng xiāng
盛放化妆用品的手提箱。
《国语辞典》:打粉底  拼音:dǎ fěn dǐ
化妆前,在脸上涂上粉饰色彩的底色,以衬托肤色及保护皮肤。如:「打粉底是上妆前的必备工作。」也作「打底」。
《国语辞典》:唇笔(唇笔)  拼音:chún bǐ
化妆时涂擦嘴唇的用具,形似笔,故称为「唇笔」。
《国语辞典》:搏香弄粉  拼音:bó xiāng nòng fěn
调弄脂粉。借指化妆。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你待要搏香弄粉,妆孤学俊。」
《国语辞典》:搓粉抟朱(搓粉抟朱)  拼音:cuō fěn tuán zhū
抟,以手搓弄。粉、朱,女子化妆用的脂粉。搓粉抟朱比喻男欢女爱。《孤本元明杂剧。女真观。第二折》:「污平生冰清玉洁,尽今宵搓粉抟朱,恐明朝怨紫啼红。」也作「搓粉团朱」。
《国语辞典》:鸭蛋粉(鸭蛋粉)  拼音:yā dàn fěn
化妆使用的椭圆形粉块。如:「她临出门时,还敷了些鸭蛋粉,脸上娇娇嫩嫩的。」
《国语辞典》:檀晕妆(檀晕妆)  拼音:tán yūn zhuāng
一种以檀粉敷面,而使脸庞成淡红色的化妆。
《国语辞典》:粉条(粉条)  拼音:fěn tiáo
1.一种用绿豆、白薯等制成的细条状食品。也称为「乾粉」、「水粉」、「索粉」。
2.化妆时用来改变肤色的条状粉底。
3.粉笔。
《国语辞典》:粉饼(粉饼)  拼音:fěn bǐng
妇女化妆所用、作成饼状的粉膏。
《國語辭典》:化妆品(化妝品)  拼音:huà zhuāng pǐn
修饰容貌的用品。如面霜、脂粉、唇膏、香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