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劫难(劫難)  拼音:jié nàn
命中注定,无可改变的灾难。清。洪升《长生殿》第二二出:「只是他两人劫难将至,免不得生离死别。」
《國語辭典》:在劫难逃(在劫難逃)  拼音:zài jié nán táo
劫为劫灾的省略。佛教谓世界在劫末时,会起水、火、风三灾把世界一切物质都烧成灰烬,大风一吹一切皆无。在劫难逃指处在劫灾无所逃避,比喻没办法避免的灾难。
《漢語大詞典》:黑劫
劫难。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迭韵诗:“筹笔深心消黑劫,彯缨异数称斑衣。”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此花娟洁,出淤泥而不染。幸勿失其清修,致堕黑劫。” 清 俞赞 《恤商论》:“近者各省尝私植(雅片)矣。何以在我犹躬冒不韙?殆气数使然, 中国 应有此黑劫。”
分類:劫难
《漢語大詞典》:兵劫
战争的劫难。《恨海》第二回:“可怜 天津卫 里从 明 朝至今,未曾遭个兵劫,这一回只怕不免的了!”
分類:战争劫难
《漢語大詞典》:积劫(積劫)
亦作“ 积刦 ”。 积久的劫难。 南朝 梁 江淹 《吴中礼石佛》诗:“敬承积刼下,金光鑠海湄。”《坛经·忏悔品》:“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销灭。”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大蜀皇帝》诗之五:“积劫修来似炼金,为皇为帝万灵钦。” 元 袁桷 《炽盛光佛偈》:“般若无损益,万念堕积劫。还彼清浄根,众生永安乐。”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记》:“天下之变迁沦毁於吾前者,岂皆积劫不可救耶?予将为浮屠氏以终老於是。”
分類:积久劫难
《漢語大詞典》:九劫
(1).谓成佛所经历的漫长劫难。 南朝 梁 沈约 《释迦文佛像铭》:“能仁奚感,将唯妙法。驻景上天,降生右脇。始出四门,终超九劫。”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忘身论》:“昔王子投身,功踰九劫;刳肌贸鸟,骇震三千。”生经·堕珠著海中经:“我等世尊,从无数劫精进不懈,不拘生死五道之患……超越九劫,自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
(2).指 释迦 成佛的现在世。相传 释迦 于住劫(分二十小劫)中的第九劫(即现在世)成佛。法苑珠林卷十三:“十一劫是未来,八劫是过去,今 释迦佛 当第九劫内成佛。”参见“ 中劫 ”。
《漢語大詞典》:中劫
佛家的宏观时间概念之一。相当于世界产生、发展、衰朽、灭亡(成、住、坏、空)中的一个阶段。即二十小劫或四分之一大劫。见大智度论法苑珠林卷三:“此中一减一增,十八增减,合二十中劫。”
《漢語大詞典》:遇劫
遭遇劫难。《封神演义》第七八回:“遇劫黄冠遭劫运,堕尘羽士尽尘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初拟登访 戴宇完 ,谢其遇劫时解衣救冻之惠。”
分類:遭遇劫难
《漢語大詞典》:书劫(書劫)
书籍的劫难。 明 袁宏道 《祇园理藏完》诗之二:“书劫何须怨 祖龙 ,南寮师弟北师公。”按,此指焚书坑儒之事。
《国语辞典》:历劫归来(历劫归来)  拼音:lì jié guī lái
经历劫难后平安回来,有喜获重生的意思。如:「他此次能历劫归来,大家都替他高兴。」
《国语辞典》:浴火重生  拼音:yù huǒ chóng shēng
比喻经历劫难而重新获得生命或发现新的生命契机。如:「经过这几年的折磨,如今的他浴火重生,不再像过去一般懦弱了。」
《國語辭典》: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拼音: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谚语)明处射来的枪容易及时躲开,暗中射来的箭却难以提防。常比喻公开的攻击容易对付,而暗中的攻击比较难以提防。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也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难防」、「明鎗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明鎗易躲,暗箭难逃」。
在劫难逃
【俗语佛源】
佛教上说,一大劫中包括「成住坏空」四劫,反映世界经历一次自形成至毁灭的大过程(佛家认为这一大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在世界相对稳定的「住劫」中,有饥馑,疾疫和刀兵这「小三灾」;在世界迅速崩溃的「坏劫」中,有火、水、风这「大三灾」。「劫」原表示宏观的时间。因为「劫」中有这些注定的灾难;因此,「劫」又有劫难、灾难之意。俗语「在劫难逃」本此,谓注定要遭受灾祸,难以幸免。如巴金《序跋集》跋:「那么重的包袱!那么多的辫子!我从小熟悉一句话:『在劫难逃』,却始终不相信。」(参见「浩劫」条)(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