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8,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臭腺
盗猎
颊嗛
鲎科
精囊
箭虫
猴类
本草药学
易感性
诱惑色
有鳞目
有袋类
中胚层
蜘蛛纲
纸黏土
《国语辞典》:臭腺  拼音:chòu xiàn
动物体内具有分泌臭液或放出臭气的腺。此分泌液经蒸发而发生恶臭,可以抵抗外敌。如椿象类的恶臭,便是中胸所具臭腺的作用。
《国语辞典》:盗猎(盗猎)  拼音:dào liè
非法捕猎动物。如:「保护野生动物,请勿任意盗猎。」
《国语辞典》:颊嗛(颊嗛)  拼音:jiá qiǎn
某些啮齿类动物和猿猴的口腔内两侧的囊状构造,可暂时贮藏食物。也称为「颊囊」。
《国语辞典》:鲎科(鲎科)  拼音:hòu kē
节肢动物门节口纲剑尾目动物的统称。躯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和尾剑,有关节相连。头胸部有半圆马蹄形之背甲覆盖,腹部内凹,脚须与脚分六节,颊角则分三节。出现于距今约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今之鲎科仅存三属五种。
《国语辞典》:精囊  拼音:jīng náng
男性及雄性动物由左右输精管末端所分出的一对小囊。为生殖器之一,可储藏精子,破坏且吸收未射出的精子。也称为「储精囊」。
《国语辞典》:箭虫(箭虫)  拼音:jiàn chóng
动物名。毛颚动物门。体长五六釐米,口在头部下面,身有刚毛,躯干两旁有二对扁平的鳍状突起,另有尾鳍。产于海中。
《国语辞典》:猴类(猴类)  拼音:hóu lèi
脊椎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的统称。头圆,脸短平而无毛,四肢能握物。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尾卷曲与不卷曲之分。除狒狒外,大多栖于树上,喜成群活动,是昼行性动物。如猴、猩猩等。
《国语辞典》:本草药学(本草药学)  拼音:běn cǎo yào xué
中国古代研究将植物、动物、矿物等作成药物的学问。这类药物以草本植物居多,故称为「本草」。历代的本草,或为私人著作,或为官方编撰,而以《本草纲目》集大成。
《国语辞典》:易感性  拼音:yì gǎn xìng
人或动物未具备抵抗某特殊病原的能力,一旦暴露于该病原时,即易罹病的状况,称为「易感性」。
《国语辞典》:诱惑色(诱惑色)  拼音:yòu huò sè
某些动物特具的一种体色,用以诱惑他物近前而捕食之。如爪哇产的蜘蛛,体色如鸟粪,嗜食鸟粪的蝴蝶见而趋前,遂被捕食。
《国语辞典》:有鳞目(有鳞目)  拼音:yǒu lín mù
动物分类上哺乳纲的一目。体被角质板,板间有疏毛;无齿,舌细长。共有八种,如穿山甲即属此目。也称为「鳞甲目」。
《国语辞典》:有袋类(有袋类)  拼音:yǒu dài lèi
动物分类上属脊椎动物哺乳类。雌性的腹部有育儿袋及乳房,如袋鼠等。
《国语辞典》:中胚层(中胚层)  拼音:zhōng pēi céng
介于外胚层与内胚层间的结构。出现于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以脊椎动物而言,肌肉、结缔组织、软骨、硬骨、血液、骨髓、淋巴组织、体腔、肾脏、子宫、生殖腺、肾上腺皮质等,均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国语辞典》:蜘蛛纲(蜘蛛纲)  拼音:zhī zhū gāng
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以书肺、气管或二者行呼吸作用,头胸节有成对铗角、须脚及四对步足,无复眼、腹部无外鳃及运动性附肢。
《国语辞典》:纸黏土(纸黏土)  拼音:zhǐ nián tǔ
一种以纸纤维为主要原料的黏土。可捏成各种人物、动物及器物造型,作法是以黏土捏成心目中的造型后,以水抚拭,使其光滑,且放置在室内阴凉处,待其自然风乾,再以水彩或广告颜料涂上适当的颜色,最后涂上亮光漆,即可永久保存。如:「他用纸黏土捏了一只唯妙唯肖的小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