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贴断(貼斷)
对于量刑失当而轻判者,加重处罚或罚款以结案。《元典章·刑部七·强奸》:“以此本部议得类 徐保 所招姦讫五岁女 张凤哥 罪犯,例合处死,却为照例断事官 干脱儿赤 断讫 陈赛哥 ,又 王解愁 强姦 李道道 贴断例,合将类 徐保 贴断四十下。”《明律·刑律十一·断狱下》:“凡赦前处断刑名罪有不当,若处轻为重者,当改正从轻;处重为轻,其常赦所不免者,依律贴断。若官吏故出入者,虽会赦,并不原宥。”《六部成语注解·刑部·贴断》:“贴断:断以帮贴,赔偿完案也。”
《國語辭典》:烟云过眼(煙雲過眼)  拼音:yān yún guò yǎn
比喻事物转眼即逝,不留痕迹。如:「这些事都已烟云过眼了。」也作「过眼云烟」。
《国语辞典》:加权计分(加权计分)  拼音:jiā quán jì fēn
为强调某一学科的重要性,而加重其百分比分数的计算方式。最常使用于各类考试计分,用来拉大优劣学生间的差距。也称为「加重计分」。
《国语辞典》:罪加一等  拼音:zuì jiā yī děng
加重处罚。《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著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我们是不吃的。」
《国语辞典》:罪上加罪  拼音:zuì shàng jiā zuì
罪行更为加重。《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家里还有八十三岁的老娘,晓得我做了贼,丢掉官是小事,他老人家一定要气死的,岂不是罪上加罪!」
《国语辞典》:寓禁于征(寓禁于征)  拼音:yù jìn yú zhēng
加重捐税,迫使自动停止经营,以达到禁止的目的。
《国语辞典》:放重  拼音:fàng zhòng
使出力气使落点增加重量。《红楼梦》第六七回:「袭人听见这话,知道有缘故了,又不好回来,又不好进去,遂把脚步放重些。」
《国语辞典》:重重的  拼音:zhòng zhòng de
用力、加重的。如:「重重的打」、「重重的下药」。
分类:加重
《国语辞典》:加盐儿(加盐儿)  拼音:jiā yán ér
在谈话时,旁人插嘴,以加重所谈论话题的分量。如:「事情都过去了,还需要多费唇舌加盐儿吗?」
《国语辞典》:交节气(交节气)  拼音:jiāo jié qì
1.在节气之始,天气变化剧烈,称为「交节气」。
2.季节气候变化时,宿疾复发或加重。
《漢語大詞典》:勾三搭四
谓引诱和调戏妇女。是“勾搭”的嵌词式,起加重语气作用。 欧阳山 《三家巷》第一章:“你只管去勾三搭四,什么烂货使妈,婊子娘姨,我眼不见,只当是干净。”
《漢語大詞典》:豪末不掇,将成斧柯(豪末不掇,將成斧柯)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 毫 ”。逸周书·观周:“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孔晁 注:“此言防患在微也。”亦作“ 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緜緜不絶,蔓蔓奈何?豪氂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國語辭典》:轻描淡写(輕描淡寫)  拼音:qīng miáo dàn xiě
1.本指绘画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后指著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八回》:「臬台见他说得这等轻描淡写,更是著急。」《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不想这位尹先生,是话不说,单单的轻描淡写的,给他加上了寻常女子这等四个大字。」
2.指轻松毫不费力。如:「他轻描淡写地就把案子给破了。」《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方才我看那些和尚都来得不弱,那个陀头尤其凶横异常。怎的姑娘你轻描淡写的就断送了他。」
《國語辭典》:热身赛(熱身賽)  拼音:rè shēn sài
在主要比赛前所参加的适应性比赛。如:「本届会长杯棒赛,将是中华队出征奥运的热身赛。」
《國語辭典》:可又来(可又來)  拼音:kě yòu lái
对别人所说的话表示异议或加重语气之词。犹如现在口语的「这可怪了」、「那奇怪了」。《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可又来!我的父亲昨日明明把十五贯钱与他驮来作本,养赡妻小,他岂有哄你说是典来身价之理?」《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可又来!你不曾去过,怎么得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