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咍咍 拼音:hāi hāi
喜笑的样子。唐。
皇甫湜 〈〉:「昔民嗷嗷,今民咍咍。」《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难陀出家缘起》:「难陀闻语笑咍咍,如今有幸得相遇,今日方来相顶谒,只我如今便是陀。」
《漢語大詞典》:深目
(1).眼睛凹陷。
《左传·昭公四年》:“顾而见人,黑而上僂,深目而豭喙。”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老僧》:“见一老僧,深目长头,略似世人图画寿星之状。”
(2).古代用来加强视力的器物。
《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射快。” 汉 高诱 注:“金目,深目,所以望远近。” 姚范 曰:“疑即今之眼镜。”见
《援鹑堂笔记·杂识》。
(3).即 深目国 。
《山海经·海外北经》:“ 无肠之国 在 深目 东。”参见“ 深目国 ”。
《漢語大詞典》:深目国(深目國)
古代传说中的国名,民皆深目。
《山海经·海外北经》:“ 深目国 ,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目,在 共工臺 东。”
《國語辭典》:采收(採收) 拼音:cǎi shōu
采摘、收取。如:「现在正是采收芒果的时节。」
《漢語大詞典》:濯磨
亦作“ 濯摩 ”。 洗涤磨炼。比喻加强修养,以期有为。 宋
苏轼 :“自 欧阳子 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説为忠。” 宋
叶适 《题贾俨不忘室》诗:“子先法曹掾,仁义躬濯磨。”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杂录》:“思昔 仁祖 尝下詔书,以古道飭天下士。天下士皆自濯摩,亦翕然丕变,一归于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然则 满洲 弗逐,而欲士之争自濯磨,民之敌愾效死,以期至乎独立不羈之域,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明候
加强警戒。候,斥候。
《后汉书·南匈奴传》:“伏念先父归 汉 以来,被蒙覆载,严塞明候,大兵拥护,积四十年。”
《国语辞典》:彊本 拼音:qiáng běn
1.重农。《荀子。天论》:「彊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加强根本。《汉书。卷四十三。娄敬传》:「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彊本弱末之术也。」
《國語辭典》:诱导(誘導) 拼音:yòu dǎo
劝诱开导。如:「心理辅导人员多以诱导的方式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國語辭典》:誇张(誇張) 拼音:kuā zhāng
1.誇大。《列子。天瑞》:「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脩名誉,誇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
2.修辞学上的一种辞格。参见「誇张法」条。
《國語辭典》:联欢(聯歡) 拼音:lián huān
共同欢乐庆祝。如:「岁末期间,演艺人员常参与各大企业集团的联欢活动。」《清史稿。卷八四。礼志三》:「况蜡祭诸神,如先啬、司啬、日、月、星、辰、山、林、川、泽,祀之各坛庙,民间报赛,亦借蜡祭联欢井闾。」
《漢語大詞典》:寓令
谓寄军令于内政,只在暗中加强军事力量。 唐
元稹 :“至於 主父偃 乘七国併吞之后,将分裂而矫推恩; 管夷吾 当诸侯争夺之时,先诈力而行寓令,皆一时之权术也。” 唐
白居易 :“若 齐 行寓令之法,以霸诸侯; 汉 用推恩之谋,以惩七国。施之今日,臣恐非宜。”参见“ 寄政 ”。
《漢語大詞典》:寄政
谓把军令寄寓在庶政之中。
《国语·齐语》:“君若欲速得志於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韦昭 注:“寄,託也。匿军令,託于国政,若有征伐,邻国不知。”
《國語辭典》:不剌 拼音:bù là
1.语气词,无义。元。关汉卿《拜月亭》第三折:「来波,我怨感我合硬咽;不剌,你啼哭你为甚迭。」元。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看起来,你穿著这破不剌的旧衣,擎著这黄甘甘的瘦脸,必是来投托俺家师父的。」也作「不徕」、「不沙」、「不喇」。
2.语尾助词。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对门间壁都有些酸辣气味,只是俺一家儿淡不剌的。」
《漢語大詞典》:脩礼(脩禮)
实行并加强礼教。
《孔丛子·刑论》:“子之於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子脩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
《漢語大詞典》:诛晁错(誅鼂錯)
亦作“ 诛晁错 ”。 汉景帝 时, 鼂错 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请削诸侯之地,于是 吴 楚 七国以诛 鼂错 为名反叛。见
《史记·吴王濞列传》、
《袁盎鼂错列传》。后以“诛鼂错”为清君侧之典。 唐
陈鸿 《长恨传》:“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 鼂错 以谢天下。”
《白居易集》引作“诛错”。:“ 茂贞 地大兵彊,而 唐 力未可以致讨; 凤翔 又近京师,易以自危而难於后悔。佗日虽欲诛 晁错 以谢诸侯,恐不能也。”
《國語辭典》:复方(複方) 拼音:fù fāng
结合数种中药材以治疗疾病的方剂。如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芍药、川芎所组成。
《漢語大詞典》:申守
谓加强戒备,设置守卫。
《左传·成公十六年》:“将行, 姜 又命公如初。公又申守而行。” 杨伯峻 注:“申宫设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