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割地  拼音:gē dì
1.分封田邑。《礼记。月令》:「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后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傥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计功割地之秋也。」
2.将领土割让给他国。《战国策。秦策一》:「燕赵恶齐秦之合,必割地以交于王矣。」《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不如割地请和,两家且各罢兵。」
3.割据。《汉书。卷三二。张耳陈馀传》:「夫因天下之力而攻无道之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之业,此一时也。」
《国语辞典》:割地赔款(割地赔款)  拼音:gē dì péi kuǎn
两国相战,战败一方,在不平等条约下,割让一部分国土及赔偿金额。如:「满清腐败,每次战败,都以割地赔款解决,使国家元气大伤。」
《漢語大詞典》:请地(請地)
要求割地。韩非子·十过:“夫 知伯 之为人也,好利而驁愎,彼来请地而弗与,则移兵於 韩 必矣。” 宋 苏辙 《论兰州等地状》:“今闻遣使来贺登极,归未出境而使者復至,讲和请地,必在兹举。”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三节:“朝廷派人作三州留后,防止两镇请地。”
分類:要求割地
《国语辞典》:柯盟  拼音:kē méng
春秋时齐鲁交战,鲁败,割地与齐,齐桓公遂与鲁庄公在齐地柯会盟,鲁将曹沬趁机用匕首劫桓公于坛上,迫使齐国退还所侵占的鲁地。见《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也作「柯会之盟」。
《国语辞典》:和平条约(和平条约)  拼音:hé píng tiáo yuē
为终止国际战争而缔结的条约。内容包含释放俘虏、赔款、割地等项。
《国语辞典》:曹柯之盟  拼音:cáo kē zhī méng
春秋时,齐鲁作战,鲁败,割地求和,与齐相会于柯,盟誓时,鲁将曹沬持匕首胁迫齐桓公归还失地而立下大功的故事。见《史记。卷八八。刺客传。曹沬传》。
石割地狱
【佛学大辞典】
(界名)八种地狱中之第三。即众合地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