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馀 → 馀余”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不留  拼音:bù liú
1.不停留、不稽留。《文选。邹阳。上书吴王》:「高皇帝烧栈道,灌章邯,兵不留行。」唐。李善。注:「言攻之易,故不稽留也。」《文选。张衡。思玄赋》:「天长地久岁不留,俟河之清祗怀忧。」
2.不留意、不耽溺。《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文选。嵇康。养生论》:「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
3.不保留、不剩馀。《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打破城池,老幼不留。」
4.不挽留,同意别人离开。如:「既然你还有事,我就不留你吃饭了!」
《國語辭典》:有馀(有餘)  拼音:yǒu yú
1.有零。《文选。扬雄。长杨赋》:「三旬有馀,其廑至矣,而功不图。」
2.有剩馀。《红楼梦》第五六回:「将此有馀,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國語辭典》:馀年(餘年)  拼音:yú nián
老年、晚年。《文选。李密。陈情表》:「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金史。卷九二。徒单克宁传》:「乞归田里,以尽馀年。」也作「馀齿」。
《漢語大詞典》:遗利(遺利)
(1).未尽其用的利益。管子·版法解:“不私近亲,不孽疏远,则无遗利,无隐治。无遗利,无隐治,则事无不举,地无遗者。”汉书·食货志上:“地有遗利,民有餘力。”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国家富有四海,生齿实緐,山泽之间,举无遗利。”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分业愈多则愈专而愈精,地无遗利,人无重业。”
(2).犹言留下好处。《淮南子·修务训》:“彼非轻身而乐死,务在於前,遗利於后。”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 西门 遗利, 史起 兴叹。”
(3).馀利;剩馀的好处。 宋 张方平 《论国计》:“自尔时及今二十年,但闻比校督责,不闻有所宽减也,如此浚取,天下岂復有遗利。” 清 王省山 《吴中吟》:“持筹者何人,搜括无遗利。”
(4).犹拉稀。利,通“ 痢 ”。新唐书·儒学传上·陆元朗:“ 王世充 僭号,封子 玄恕 为 汉王 ,以 德明 为师,即其庐行束脩礼。 德明 耻之,服巴豆剂,僵偃东壁下。 玄恕 入拜牀垂, 德明 对之遗利,不復开口,遂移病 成皋 。”
《漢語大詞典》:残客(殘客)
剩馀的客人。梁书·张缵传:“ 纘 与参掌 何敬容 意趣不协, 敬容 居权轴,宾客辐凑,有过诣 纘 者,輒距不前,曰:‘吾不能对 何敬容 残客。’”后多以指趋炎附势的人。 宋 陆游 《贫中自戏》诗:“门冷併无残客跡,家贫常读絶编书。” 清 钱谦益 《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诗之四:“狂奴本自轻 侯霸 ,残客何烦对 敬容 。”
《漢語大詞典》:残兵(殘兵)
战败剩馀的军队。 唐 李白 《从军行》:“突营射杀 呼延 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二年:“今 回鶻 残兵不满千人,散投山谷。”
《漢語大詞典》:长头(長頭)
犹言高个子。后汉书·贾逵传:“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閒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为之语曰:‘问事不休 贾长头 。’”南史·范岫传:“ 南乡 范云 谓人曰:‘诸君进止威仪,当问 范长头 。’以 岫 多识前代旧事也…… 岫 长七尺八寸,资容奇伟。”后以喻博学者。 宋 苏轼 《迨砚铭》:“得之艰,岂轻授。旌苦学,畀长头。” 宋 汪应辰 《〈石林燕语〉序》:“盖公文章大手,学问长头。” 宋 陆游 《秋晚寓叹》诗:“一端聊自慰,问事有长头。”
指领先的人。 唐 王建 《织锦曲》:“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长头起样呈作官,闻道官家中苦难。”
指花销后剩馀的零头。《天雨花》第六回:“ 毛成 又来吃茶,称出几分银子,要 陈济川 去买十香糕一匣。 济川 贪有长头赚,买了香糕就转程。”
《漢語大詞典》:回残(迴殘)
旧时官府在营建后将剩馀物资变卖回缴国库之称。 唐 元结 《请收养孤弱状》:“有孤儿投军者,许收驱使;有孤弱子弟者,许令存养。当军小儿先取回残及回易杂利给养。”新唐书·食货志二:“ 文宗 大和 九年,以天下回残钱置常平义仓本钱,岁增市之。”参见“ 币餘 ”。
旧时官府将用后的剩馀物资变买上缴国库之称。旧唐书·王毛仲传:“ 毛仲 部统严整,羣牧孳息,遂数倍其初。芻粟之类,不敢盗窃,每岁迴残,常致数万斛。”参见“ 币餘 ”。
《漢語大詞典》:奇出
谓剩馀的产品。管子·轻重戊:“金币者,人之所重也;柴者,吾国之奇出也。以吾国之奇出,尽 齐 之重寳,则 齐 可并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猪饲彦博 云:“奇,餘也。”一说,奇出犹今言特产。 马非百 注:“奇,特也;出,出产也。奇出,犹今言特产。”
分類:剩馀产品
《漢語大詞典》:残片(殘片)
剩馀的、不完整的片状物。 唐 姚合 《天笠寺殿前立石》诗:“补天残片 女媧 抛,扑落禪门压地坳。” 唐 杨发 《残花》诗:“暖芳随日薄,残片逐风迴。” 许地山 《美的牢狱》:“你所有的,是不是从古代人曾经建筑过的牢狱里检出,其中的残片或是在自己底世界取出来的材料呢?”
《國語辭典》:馀沥(餘瀝)  拼音:yú lì
剩馀的酒。《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晋。陶渊明〈绖镆士〉诗七首之二:「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后比喻得到一点点的利益。如:「得沾馀沥」。
《漢語大詞典》:留剩(留賸)
亦作“ 留剩 ”。 剩馀,剩下。 宋 刘子翚 《夜过王勉仲家宿酒数行作此歌》:“明朝分手更愁人,且覆清觴莫留賸。”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父亲新修头发,留剩的头发只有一分光景。”
见“ 留賸 ”。
《国语辞典》:净馀(净馀)  拼音:jìng yú
除去用掉而剩馀下来的。如:「这个月净馀不多。」
分类:除去剩馀
《國語辭典》:残留(殘留)  拼音:cán liú
剩馀、残馀。如:「水耕蔬菜栽培简单,且没有农药残留。」
《国语辞典》:败残(败残)  拼音:bài cán
战败后剩馀的。《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搜了巢穴,将败残的苗子尽行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