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00,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庭前
堂前
目前
前朝
樽前
阶前
前身
前人
前年
楼前
以前
前去
前事
前贤
前路
《骈字类编》:庭前
唐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唐 杜甫 初月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唐 戴叔伦 后宫曲 宁知秋风至,吹尽庭前叶。
唐 戴叔伦 夜坐 夜静河汉高,独坐庭前月。
唐 李益 邠宁春日 伤心更见庭前柳,忽有千条欲占春。
唐 刘禹锡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唐 司空图 重阳四首 其一 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唐 唐彦谦 无题十首 其七 夜合庭前花正开,轻罗小扇为谁裁。
《國語辭典》:堂前  拼音:táng qián
1.父母。唐。皇甫枚《却要》:「伫立相待,候堂前眠熟,当至。」
2.宅内正房前面。《宋书。卷二九。符瑞志下》:「泰始七年四月戊申夜,京邑崇虚馆堂前有黄气,状如宝盖。」《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见堂前灯烛荧煌,三牲福物,正在那里献神。」
3.宅第之前。唐。刘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宋。苏轼 满庭芳。归去来兮词:「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國語辭典》:目前  拼音:mù qián
1.最近、眼前。《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陆张骆陆吾朱传。陆瑁》:「夫所以越海求马,曲意于渊者,为赴目前之急,除腹心之疾也。」《三国演义》第三六回:「今日方知伏龙、凤雏之语。何期大贤只在目前。」
2.现在。《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就是目前不放,将来一定要放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滦阳消夏录二》:「许之,则祸在后日;不许,则祸在目前。」
《國語辭典》:前朝  拼音:qián cháo
1.前一代。《儒林外史》第一回:「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2.过去的朝代。《红楼梦》第四回:「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事迹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
《骈字类编》:樽前
唐 司空图 南至四首 其三 犹有玉真长命缕,樽前时唱缓羁情。
唐 张乔 送陆处士 樽前放浩歌,便起泛烟波。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招润卿博士辞以道侣将至之作 瘿木樽前地胏图,为君偏辍俗功夫。
《骈字类编》:阶前(阶前)
唐 王维 杂诗三首 其三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唐 杜甫 江头五咏 其四 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唐 王建 酬于汝锡晓雪见寄 薄落阶前人踏尽,差池树里鸟衔残。
唐 皮日休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阶前平汎滥,墙下起趢趚。
分类:阶前
《國語辭典》:前身  拼音:qián shēn
1.前生。唐。白居易临水坐〉诗:「手把杨枝临水坐,閒思往事似前身。」
2.以前的存在状况,包括名称、样式等。如:「国立政治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央政治干部学校。」
《國語辭典》:前生  拼音:qián shēng
上辈子。《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國語辭典》:前人  拼音:qián rén
1.以前的人。《韩诗外传》卷七:「知恶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蹈其所以安存,则未有以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文选。班固。典引》:「臣固才朽,不及前人。」
2.上文所标举的作者,诗文选本中常用。
分類:前人从前
《國語辭典》:前年  拼音:qián nián
去年的前一年。《红楼梦》第五○回:「可惜这孩子没福,前年他父亲就没了。」《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前年我们在毗卢寺念普佛那天,不是他也在那里的么?」也作「前岁」。
《骈字类编》:楼前(楼前)
唐 崔液 踏歌词二首 其二 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唐 元稹 连昌宫词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唐 郑还古 赠柳氏妓 不堪金谷水,横过坠楼前。
唐 司空图 偶题三首 其一 风光只在歌声里,不必楼前万树红。
《國語辭典》:以前  拼音:yǐ qián
1.之前。如:「你来以前,他就走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徵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
2.从前。晋。干宝《晋纪。论武帝革命》:「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老残游记》第一八回:「所有以前一切人證,无庸取保,全行释放。」
《國語辭典》:前去  拼音:qián qù
1.前往至某处。《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今以南康置人手中,彼挟天子以令诸侯,节下前去为人所使,此岂岁寒之计。」唐。戴司颜 江上雨诗:「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
2.将来。宋。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诗:「前去固无望,即日已苦饥。」
分類:前去将来
《國語辭典》:前事  拼音:qián shì
以前的事。《文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定海内者无私雠,勿以前事自疑。」《三国演义》第四回:「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身碎骨矣。』」
分類:前事过去
《國語辭典》:前贤(前賢)  拼音:qián xián
称前代修德的贤士。晋。陆机〈豪士赋〉:「巍巍之盛,仰邈前贤。」唐。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也作「前修」。
《漢語大詞典》:前路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晋 陶潜 《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元 张国宝《罗李郎》第一折:“ 汤哥 若到前路无了盘缠,使银子呵,着人拿住,也是个死。”
(2).指前进的道路。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二)》:“如此开拓自己的前路,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3).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今你寿近七十,前路几何?并无子息。”
(4).以前走过的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六:“还復更寻,遂迷前路。”
(5).未来的景况。 唐 刘长卿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五兄南华二兄》诗:“吾兄即时彦,前路良未测。”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惟勤学奉公,勿忧前路。”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茫茫前路,殊难预卜。”
(6).前面。表示序次在前。红楼梦第八九回:“我正要问你:前路是平韵,到末了儿忽转了仄韵,是个甚么意思?”
(7).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你去把东西拿来,等我拿把前路看看,我们也算代人家做了一件方便事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前路怕东西靠不住,不肯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