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断火(斷火)  拼音:duàn huǒ
禁炊。旧俗寒食节,禁火三天,一概冷食。《艺文类聚。卷四。岁时中。寒食》引晋。陆翙〈邺中记〉:「并州俗,冬至后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唐。韩鄂《岁华纪丽。卷一。寒食》:「禁其烟,周之旧制;不断火,魏之新规。」也称为「断烟」。
《國語辭典》:寒食  拼音:hán shí
1.约在清明前一、二日。参见「寒食节」条。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月》:「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宋。王禹偁 寒食诗:「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2.吃冷的食物。《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漢語大詞典》:预日(預日)
指前一天。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禁汲》:“五月朔日,端阳日,俱不汲泉水,於预日争汲,徧满缸釜,谓避井毒也。”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冬至》:“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
分類:前一一天
《國語辭典》:黄明(黃明)  拼音:huáng míng
1.清明的次日。
2.一种墨。宋。晁贯之《墨经。松》:「可揭而起视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明不足而紫者,曰紫松品,惟中上……明不及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
《漢語大詞典》:田荆
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 真 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诗:“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尽变为 田 荆。”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身在白云层,惟愿取披云载酒,同醉 田 荆。”
《漢語大詞典》:薄夜
(1).傍晚;夜初。 唐 张祜 《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復下来。” 清 袁枚 新齐谐·勾魂卒:“ 苏州 余 姓者,好鬭蟋蟀,每秋暮,擕盆往 葑门 外搜取,薄夜方归。”
(2).犹短夜。指破晓之前一段很短的时间。 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
(3).指一种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炎律方回,纯阳布畅,服絺饮冰,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夜。”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薄夜,薄饼也…… 荀氏 《四时列饌传》:‘夏祀以薄夜代馒头。’”
《漢語大詞典》:进春(進春)
明 清 礼仪制度。立春前一日,预设春山、宝座、芒神、土牛,各案于礼部,届日各官俱朝服,生员俱顶戴公服,自部舁案,天文生导引,由 东长安左门 、 天安门 、 端门 各中门入,至 午门 前,恭进于皇帝皇后,谓之“进春”。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各座合用进春黄红綾壳木匣七个,每个银二钱,共一两四钱。” 清 无名氏 《燕台口号》之七八:“到得进春供执事,笑他只作牧童看。”《北京日报》1983.2.3:“旧时的 北京 ,立春时的仪式更加繁缛。立春先一日,由京师府尹率众官员前往 东直门 外春场迎春,并将用彩绸制作的芒神及春牛抬至衙署内供起来。第二天交春时刻,以乐队为前导,抬进宫去。同时礼部进春山、宝座,向皇帝恭贺新春,谓之进春。”
《國語辭典》:贰臣(貳臣)  拼音:èr chén
曾仕旧朝后又出任新朝官职的臣子。
《漢語大詞典》:夜日
前一日。吕氏春秋·慎小:“ 吴起 治 西河 ,欲諭其信於民,夜日置表於南门之外。” 许维遹 集释引 吴闿生 曰:“夜日谓前一日,犹次日为旦日也。此盖古语,它书少见。”
分類:前一一日
《國語辭典》:照发(照發)  拼音:zhào fā
照此发出。多用于批发公文、电报等。
《漢語大詞典》:头晚
前一天晚上。例如:头晚的会开到后半夜。
第一天晚上
分類:前一一天
《國語辭典》:昨天  拼音:zuó tiān
前一日。《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昨天我房里的灯花结了又结。」也称为「昨日」、「昨儿」、「昨儿个」。
《國語辭典》:小寒食  拼音:xiǎo hán shí
寒食日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国语辞典》:零时(零时)  拼音:líng shí
晚上十二点到一点。即前一天的二十四点整到次日凌晨一点。如:「他出差多日,直到昨天零时才回来。」
《漢語大詞典》:彩杖(綵杖)
用彩绸装饰的木杖。 宋 代风俗,立春前一日, 开封 、 祥符 两县,置土制春牛于府前,是日绝早,府县官员以綵杖鞭打春牛,表示劝农,谓之打春。 宋 韩维 《太后阁》诗:“金花鏤胜随春燕,綵杖縈丝逐土牛。”参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及 邓之诚 注。
《漢語大詞典》:散等
栗阶。登台阶时,左右脚一前一后,相随而上。因两脚分别各踩一级台阶而不相聚,故又称“散等”。礼记·杂记下:“祭,主人之升降散等,执事者亦散等。” 郑玄 注:“散等,栗阶。” 孔颖达 疏:“云散等栗阶者,谓升一等而后散升不连步也,故《燕礼》记云:‘栗阶,不过二等。’注云:‘其始升也犹聚足连步,趋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以此知散等,栗阶是一也。”参见“ 栗阶 ”。
《漢語大詞典》:栗阶(栗階)
相传 周 代下见上登阶之礼的一种。栗,通“ 歷 ”。仪礼·燕礼:“凡公所辞皆栗阶。凡栗阶,不过二等。” 郑玄 注:“其始升,犹聚足连步;越二等,左右足各一发而升堂。” 贾公彦 疏:“《曲礼》云‘涉级聚足连步以上’, 郑 注云:‘涉等聚足,谓前足躡一等,后足从之併;连步谓足相随不相过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仪礼:“栗阶即歷阶也。古栗、歷声近而通。”
分類:登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