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锉削(锉削)  拼音:cuò xiāo
以锉刀去除不必要的部分。
《国语辞典》:剥削小民(剥削小民)  拼音:bō xuè xiǎo mín
搜刮人民财物,掠夺百姓权益。《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厉太尊因贵县当铺戥子太重,剥削小民,所以托弟下来查一查。」
《国语辞典》:春秋笔削(春秋笔削)  拼音:chūn qiū bǐ xuè
孔子作《春秋》,记事或详、或略,或书、或不书,皆有微言大义寓于其间。故后世称论事衡人严于褒贬者为得「春秋笔削」之旨。
《國語辭典》:蜂腰削背  拼音:fēng yāo xuè bèi
形容身材瘦弱细腰。《红楼梦》第四六回:「蜂腰削背,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
《漢語大詞典》:蜂腰猿背
细腰窄背。形容轻盈俊俏。红楼梦第四九回:“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亦作“ 蜂腰削背 ”。红楼梦第四六回:“蜂腰削背,鸭蛋脸,乌油头髮,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瘢。”
《漢語大詞典》:剟削
删除,清除。 清 钱谦益 《顾仲恭传》:“其读书也,一览即了大义,通明指归,又不惮穿穴训故,用以会粹异义,剟削隐滞。”
分類:删除清除
《漢語大詞典》:剬削
删削。 清 陈确 《答查石丈书》:“则古人所谓《坟》《典》之书,已尽剬削, 三代 之文从删者益不少。”
分類:删削
《骈字类编》:锻削(锻削)
诗削屡冯冯疏墙成削之以墙坚致土从上下打锻削之人屡其声冯冯然
《漢語大詞典》:丰上削下(豐上削下)
见“ 丰上鋭下 ”。
《國語辭典》:丰上锐下(豐上銳下)  拼音:fēng shàng ruì xià
面部上广而下削。《辽史。卷一。太祖本纪上》:「既长,身长九尺,丰上锐下,目光射人,关弓三百斤。」
《分类字锦》:槐瘿削枕(槐瘿削枕)
卢氏杂说裴晋公度在相位日有人寄槐瘿一枚欲削为枕时郎中庾威世称博物召请别之庾捧玩良久白曰此槐瘿是雌树生者恐不堪用
分类:
《漢語大詞典》:刮削器
石器时代人们用石片制成的一种切割和刮削工具。因形状不同,可分为长刮器、短刮器和圆刮器等。
《漢語大詞典》:剥削阶级(剥削階級)
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生产资料,剥削其他阶级的阶级。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不过那个时候我也懂得一件事情:地主是剥削阶级,工人和农人养活了我们,而他们自己却过着贫穷、悲惨的生活。”
《国语辞典》:剥削者(剥削者)  拼音:bō xuè zhě
压榨他人以谋取利益的人。如:「这种只要求员工不断加班赶工,却吝于把利益分享给员工的老闆,是典型的劳力剥削者。」
《漢語大詞典》:摌削
伤害。《天雨花》第二二回:“休出狂言摌削人。”
分類:伤害
《漢語大詞典》:车削(車削)
在车床上用车刀加工工件的一种方法。
《漢語大詞典》:拔树削迹(拔樹削跡)
指 春秋 鲁 孔子 在 宋国 和 卫国 遭到迫害驱逐之事。晏子春秋·外篇下四:“ 婴 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孔子 拔树削跡,不自以为辱;穷 陈 蔡 ,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参阅史记·孔子世家、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