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削价(削价)  拼音:xiāo jià
削减价钱。如:「因仓库存货过多,又苦无现金周转,厂商只好削价求现。」「主管单位力求物价稳定,以避免削价竞争之情况。」
《高级汉语词典》:削尖脑袋  拼音:xuē jiān nǎo dài
形容一个人伪装,粉饰,拚命钻营的丑态
《漢語大詞典》:削口
方言。谓桑叶抽发如指大。 茅盾 《春蚕》一:“清明削口,看蚕娘娘拍手!”自注:“所谓‘削口’,指桑叶抽发如指。‘清明削口’谓清明边桑叶已抽放如许大也。”
分類:方言桑叶
《漢語大詞典》:削敛(削斂)
剥削聚敛。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军蠹》:“上不恤下,削敛无度。”
分類:剥削聚敛
《漢語大詞典》:削袂
谓两手套于袖中。吕氏春秋·行论:“ 庄王 方削袂,闻之曰:‘嘻!’投袂而起。” 陈奇猷 校释:“削之本义为刀室,所以套刀者,引申其义则以物套入某物之中谓之削。此文‘削袂’者,谓两手套入衣袖之中,正形容 庄王 消閒自得之状。”
《漢語大詞典》:削抹
删改抹去。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二把事领余文去,以四君文畀余,曰:‘灯下乞细为削抹,明晨欲早呈主人也。’”
分類:删改抹去
《分类字锦》:削木为牍(削木为牍)
宋史燕肃传知临邛县县民尝苦吏追扰肃削木为牍民讼有连逮者书其姓名使自召之皆如期至
分类:县令
《國語辭典》:削木为吏(削木為吏)  拼音:xuè mù wéi lì
相传上古人民性情质朴,法令简易,虽画地为牢,用木头雕成狱吏,亦可以为治。《幼学琼林。卷四。讼狱类》:「上古时削木为吏,今日之淳风安在?」后比喻狱吏残酷苛刻,令人生惧。《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也作「刻木为吏」。
《漢語大詞典》:削切
用刀削法而不用模压法把 切成所需要的形状
安上鞋跟以后把 切成符合鞋楦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削燧
火镰。打火用的火刀。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削燧亦行装应佩之物。今旗员尚有佩者,汉人则絶无也。”
《漢語大詞典》:削剔
删除。 清 龚自珍 《〈阐告子〉附记》:“予年二十七,著此篇。越十五年,年四十二矣,始读 天台宗 书,喜少作之闇合乎道,乃削剔芜蔓存之。”
分類:删除
《國語辭典》:削铁如泥(削鐵如泥)  拼音:xuè tiě rú ní
形容兵器非常锋利。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七出:「纯铁打就,久鍊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也作「砍铁如泥」。
《漢語大詞典》:削铁无声(削鐵無聲)
形容刀剑锋利。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漢語大詞典》:削消
削弱耗散。 汉 焦赣 《易林·剥之鼎》:“泥面乱头,忍耻少羞,日以削消,凶其自搯。”
分類:削弱
《國語辭典》:削正  拼音:xuè zhèng
请人指正诗文的敬词。如:「拙著请您削正!」
分類:诗文敬词
《漢語大詞典》:削政
请人指正诗文的敬辞。 清 魏际瑞 《与子弟论文》十三:“人以文字就质於人,称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称曰政。又念正者必须删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政。又念善斧斤者莫如 郢 人,易曰郢政。且或单称郢。”参见“ 斧正 ”。
分類:诗文敬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