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激活
刺激有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例如:某些植物成分能激活细胞免疫反应。
《國語辭典》:幻觉(幻覺)  拼音:huàn jué
在缺乏适当外在刺激的情境下所产生的知觉经验。即以想像的知觉代替事实的知觉经验。常是无中生有,是一种知觉反常现象。
《国语辞典》:后像(后像)  拼音:hòu xiàng
视觉刺激消失后,其产生的影像暂存的现象。后像保留时间的长短和刺激强度呈正比。可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前者与原刺激的明度或色彩相似,后者的明度则与原刺激相反,且色彩互补。
《国语辞典》:受器  拼音:shòu qì
接受刺激的器官。如人体的眼、耳、鼻及皮肤内皆有受器。
《国语辞典》:漏精  拼音:lòu jīng
中医指男子因感官的刺激而漏出精液的现象。
《國語辭典》:发烧(發燒)  拼音:fā shāo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也称为「发热」、「发热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2.比喻非常兴盛或狂热。如:「最近股市又发烧了。」
《國語辭典》:热化(熱化)  拼音:rè huà
1.熟悉。《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从这日以后,唐氏渐渐的也就合晁大舍热化了。」
2.大陆地区指联合生产电能和热能的一种方式。如火力发电厂除供应电能外,并利用机组所产生的蒸汽提供热能。
《國語辭典》:味蕾  拼音:wèi lěi
舌面上司味觉的感觉器官,呈椭圆形,约有九千个,每一个味蕾由许多支持细胞及五至十八个毛细胞构成,毛细胞是味觉感受器,下接味觉神经末梢,用以辨别食味。也称为「舌乳头」。
《國語辭典》:休克  拼音:xiū kè
医学上指末梢循环急性衰竭的情况。英语shock的音译。一般特徵为皮肤苍白湿冷,血压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意识不清,甚至死亡。
《國語辭典》:手淫  拼音:shǒu yín
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官,藉以发泄性欲的行为。也称为「自慰」。
《国语辞典》:毛了  拼音:máo le
1.恐惧、害怕得不知所措。《儒林外史》第五一回:「祁太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将犯人寄监,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红楼梦》第九九回:「谁不知李十太爷是能事,把我一诈就吓毛了!」
2.受刺激而发火生气。如:「少说几句,小心把他惹毛了。」《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若把老爷弄毛了,他一动气,要顶真办起来,你们吃得住吗?」
《国语辞典》:直跳  拼音:zhí tiào
因受刺激、惊吓或著急而生气跳脚。《红楼梦》第六三回:「宝玉看毕,直跳了起来。」《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挑夫急了,弄得直跳,口口声声的苦恼子。」
《漢語大詞典》:迸激
冲撞,刺激。 清 龚自珍 《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詎知幸者皆不幸之伏,不幸者又幸之伏,幸不幸凡几相迸激,而遂致我 高宗皇帝 之大怒。”
分類:冲撞刺激
《國語辭典》:发痒(發癢)  拼音:fā yǎng
1.因外物的刺激而全身或局部产生想要抓搔的感觉。如:「对海鲜过敏的人,只要吃一点就全身发痒。」
2.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地急著想有所行动。如:「歌迷一知道自己的偶像出专辑,就心里发痒,不买不快。」
《國語辭典》:感官  拼音:gǎn guān
动物接收外界种种刺激的器官。如耳、目、鼻、舌、皮肤。也称为「感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