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官定  拼音:guān dìng
官府所制订的。如:「人人应遵守官定法规。」
《國語辭典》:公士  拼音:gōng shì
1.秦制爵位名称,用来赏赐有功劳的人。汉代承袭之,北宋也曾采用秦制,赏赐人民爵位称为「公士」。
2.卿、大夫、士的孩子。《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3.公平正直的士人。《荀子。不苟》:「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矣。」
《漢語大詞典》:造历(造曆)
亦作“ 造歷 ”。 制订历法。隋书·律历志中:“ 宋氏 元嘉 , 何承天 造历,迄於 齐 末,相仍用之。” 唐 傅仁均 《陈修历七事表》:“臣今造歷,却推 僖公 五年正月壬子朔旦冬至则同,自斯以降,并无差爽。”
分類:制订历法
《漢語大詞典》:占月
观察月的运行,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详“ 占日 ”。
《漢語大詞典》:占日
观察日的运行,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吕氏春秋·勿躬:“ 容成 作厤, 羲和 作占日, 尚仪 作占月, 后益 作占岁。”晋书·律历志中:“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國語辭典》:调音(調音)  拼音:tiáo yīn
乐器校正音准之意。通常乐器弹奏之前会先行校正音准。
《漢語大詞典》:造设(造設)
(1).制订建立。汉书·律历志上:“纲纪之交,以原始造设,合乐用焉。”《后汉书·质帝纪》:“州郡轻慢宪防,竞逞残暴,造设科条,陷入无罪。”
(2).制作。 句道兴 本搜神记:“母实喜欢,即造设席,聚诸亲情眷属之言日呼新妇。”百喻经·效其祖先急速食喻:“时妇为夫造设饮食,夫得急吞,不避其热。”
(3).制设。 揆郑 《哀政闻社员》:“昔以保皇为标志,今以政闻为声称,焚毁 颐和园 ,造设衣带詔,张皇大学士,谬戾之举,欺罔之行,彼领首者,已自悼悔。”
《漢語大詞典》:造律
(1).制订律令。 汉 扬雄 《解嘲》:“圣 汉 权制,而 萧何 造律,宜也。”《宋史·苏轼传》:“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於司农,是擅造律也。”
(2).审订音律。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始求声音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广,积而为分、寸;一黍之多,积而为龠、合;一黍之重,积而为銖、两。此造律之本也。”
《漢語大詞典》:立辟
制订法律。左传·宣公九年:“ 孔子 曰: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 洩冶 之谓乎?” 杜预 注:“辟,法也。”韩非子·饰邪:“当 魏 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
分類:制订法律
《漢語大詞典》:占日
观察日的运行,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吕氏春秋·勿躬:“ 容成 作厤, 羲和 作占日, 尚仪 作占月, 后益 作占岁。”晋书·律历志中:“使 羲和 占日, 常仪 占月, 臾区 占星气, 伶伦 造律吕。”
《漢語大詞典》:拟制(擬制)
(1).比拟其规模制度。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修治馆宇,拟制 东城 。”
(2).草拟制订。如:下年度计划正在着手拟制。
《國語辭典》:号数(號數)  拼音:hào shù
标志的数目。也称为「号儿」。
《漢語大詞典》:造施
制订并实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若违今詔,妄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
分類:制订实施
《國語辭典》:制宪(制憲)  拼音:zhì xiàn
制定宪法。如:「制宪国大代表」。
《漢語大詞典》:纂订(纂訂)
编修制订。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 国藩 於昏、丧、祭三礼,亦颇思损益 涑水 书仪, 紫阳 家礼,纂订一编,以为宗族乡党行习之本。”
分類:编修制订
《漢語大詞典》:场规(場規)
(1).科举试场的规则。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 朱 三入礼闈,皆以场规被放,於是灰心仕进。”
(2).农场、林场等制订的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