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棋法
亦作“棊法”。 弈棋之法。亦指布局、应变与制胜的棋艺。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沈存中 博学多能,天文历数,钟律壬遁,皆极其妙,尤善用算。然甚好弈棊,终不能高,尝著书论棊法。谓连书万字五十二,而尽棊局之变。”
《漢語大詞典》:魇胜(魘勝)
厌胜。以镇物,符咒制胜、压服。是旧时的一种巫术。《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回目:“ 潘金莲 私僕受辱, 刘理星 魘胜贪财。”
《漢語大詞典》:尊俎折冲(尊俎折衝)
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 仲尼 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衝于千里之外, 晏子 之谓也。’”后以“尊俎折衝”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元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二:“尊俎折衝,呈赤云之胜气;江山如画,照黄纸之除书。”
《漢語大詞典》:樽俎折冲(樽俎折衝)
语出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衝,使敌人战车后撤,谓击退敌军。《“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下编》:“今吾国以存亡关係而不签字,各国当能见谅,必可留作悬案,为他日樽俎折衝之餘地。”参见“ 樽俎 ”。
《國語辭典》:樽俎  拼音:zūn zǔ
1.盛酒食的器具。《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三国演义》第二一回:「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2.借指宴饮、宴席。南朝陈。徐陵〈册陈公九锡文〉:「公论兵于朝堂之上,决胜于樽俎之閒。」
《漢語大詞典》:俎樽折冲(俎樽折衝)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续资治通鉴·宋寧宗嘉定十四年:“许国之忠,应变之略,隐然有俎樽折衝之风。”参见“ 折衝尊俎 ”。
《漢語大詞典》:折冲尊俎(折衝尊俎)
见“ 折衝樽俎 ”。
《国语辞典》:心理战(心理战)  拼音:xīn lǐ zhàn
有计画的运用宣传及其他方法,从精神意志上去制胜敌人的一种战术。其目的在影响敌人、友邦、中立国人士、以及敌人控制下的群众意见、情绪、态度及行为,以促成国家目标及使命的完成。
《國語辭典》:打蛇打七寸  拼音:dǎ shé dǎ qī cùn
(谚语)七寸是蛇的要害。比喻做事能掌握关键。《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也只愿得无事,落得『河水不洗船』;但做事也要『打蛇打七寸』才妙。」也作「打蛇打到七寸子」。
《國語辭典》:撒手锏(撒手鐧)  拼音:sā shǒu jiàn
指出其不意、克敌制胜的绝招。比喻看家本领。如:「他眼见大难临头,只得使了一个撒手锏,方才化险为夷。」也作「杀手锏」。
《漢語大詞典》:庙攻(廟攻)
用朝廷制订的策略制胜敌人。韩非子·内储说下:“‘参疑’‘废置’之事,明主絶之於内而施之於外,资其轻者,辅其弱者,此谓庙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