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利相死
谓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淮南子·兵略训》:“同利相死,同情相成。”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漢語大詞典》:遗名去利(遺名去利)
谓丢弃名位和利益。 唐 卢肇 《宣州新兴寺碑铭》:“但学者不能窒慾攘贪,遗名去利。”
《國語辭典》:相忍为国(相忍為國)  拼音:xiāng rěn wèi guó
为国家的前途著想,而彼此尽量克制、忍让。《左传。昭公元年》:「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曾夭谓曾阜旦:『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漢語大詞典》:涎利
贪图利益。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传记:“小人涎利搆谗,羣刺蜂起。”
《國語辭典》:先人后己(先人後己)  拼音:xiān rén hòu jǐ
先考虑别人的利益,然后再想到自己。《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靖传》:「自流宕以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
《國語辭典》:小便宜  拼音:xiǎo pián yí
小惠、小利。《西游记》第四二回:「你贪图这般小便宜,恐师父性命难保。」《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千不合,万不合,是贪了小便宜。」
《國語辭典》:小算盘(小算盤)  拼音:xiǎo suàn pán
比喻琐碎的事或小利益。《三侠五义》第一一七回:「偏偏殷显又是个马马虎虎的人,这些小算盘上全不理会。」《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论理呢,我们做官的,钱弄得多,也不在此小算盘打算,譬如孝敬上司,可是能少的吗?」
《漢語大詞典》:辛壬癸甲
典出书·益稷:“娶于 涂山 ,辛壬癸甲”。 孔 传:“﹝ 夏禹 ﹞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復往治水,不以私害公。”后因用“辛壬癸甲”喻指一心为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 清 邹容 《涂山》诗:“辛壬癸甲今何有?且向东门牵黄狗。”
《国语辞典》:能源效益  拼音:néng yuán xiào yì
因产生、输送、利用或节约能源所带来的效能或利益。如:「政府现正积极研究开发各种省电装置,以求增进电力能源效益。」
《国语辞典》:平等互惠  拼音:píng děng hù huì
地位相等,利益互通。如:「基于平等互惠的原则,我方决定开放更多进口商品的项目。」
《国语辞典》:朋分花用  拼音:péng fēn huā yòng
将非法所得的利益分给成员享用。如:「那笔抢来的钱,已经被那群抢匪朋分花用光了。」
《国语辞典》:垄断独登(垄断独登)  拼音:lǒng duàn dú dēng
商人登高而望,以找寻最大利益。语本《孟子。公孙丑下》:「有贱丈夫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比喻独占利益。《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垄断独登,讥专利之人。」
《国语辞典》:昧心取利  拼音:mèi xīn qǔ lì
违背良心,图取利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卫朝奉平素是个极刻剥的人,初到南京时,只是一个小小解铺,他却有百般的昧心取利之法。」
《国语辞典》:篾片相公  拼音:miè piàn xiàng gōng
专门沾取别人利益的人。《红楼梦》第四○回:「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
《国语辞典》:民本主义(民本主义)  拼音:mín běn zhǔ yì
泛指以人民利益为目的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