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自撰  拼音:zì zhuàn
自己写作。如:「这本书的确是由某歌手自撰的,并非请人代笔之作。」《明史。卷三○一。列女列传一。汪烈妇》:「踰月,家人为亡者斋祭,妇自撰祭文,辞甚悲。」
《国语辞典》:求事  拼音:qiú shì
找工作。如:「报上常登有人求事、事求人的广告。」《史记。卷一○四。田叔列传》:「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
分类:求事列传
《国语辞典》:漫议(漫议)  拼音:màn yì
对事情广泛且随意的发表议论。如〈屈子列传漫议〉。
《国语辞典》:道义交(道义交)  拼音:dào yì jiāo
以道义相结合的交情。如:「咱们俩是道义交,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新唐书。卷一四五。列传。元载》:「载由是非党与不复接,生平道义交皆谢绝。」宋。朱熹〈屏山先生刘公墓表〉:「与胡、刘二先生为道义交,相见讲学外,无一杂言。」
《国语辞典》:镂花(镂花)  拼音:lòu huā
雕刻花纹。如:「他买了一座精致的镂花屏风,用来间隔客厅与餐厅。」《北史。卷九四。倭列传》:「至隋,其王始制冠,以锦䌽为之,以金银镂花为饰。」
《国语辞典》:流贯(流贯)  拼音:liú guàn
流经贯穿。如:「他不小心碰触到漏电的插头,顿时觉得一股电流流贯全身。」《清史稿。卷三八一。列传。程含章》:「东淀回环数百里,大清、子牙、永定、南运、北运五大川流贯其中。」
《国语辞典》:供水  拼音:gōng shuǐ
供给用水。如:「夏季时,用水激增,常发生供水不足的问题。」《旧唐书。卷一三六。列传。崔损》:「今属通年,欲议修置,缘供水稍远,百姓劳弊,今欲于见住行宫处修创,冀久远便人。」
《国语辞典》:五折  拼音:wǔ zhé
定量数额的一半。如:「百货公司举行周年庆,许多商品都以五折价格拍卖,引来不少抢购人潮。」《清史稿。卷三七四。列传。姚文田》:「未几而有折扣之举,始每石不过折耗数升,继乃至五折、六折不等。」
《国语辞典》:不忘本  拼音:bù wàng běn
不忘记根本。如:「每逢年节都要祭祖,表示不忘本。」《晋书。卷三四。列传。杜预》:「其造冢居山之顶,四望周达,连山体南北之正而邪东北,向新郑城,意不忘本也。」
《国语辞典》:殊死战(殊死战)  拼音:shū sǐ zhàn
一决生死的战斗。如:「面对敌人的进攻,全体官兵都有作殊死战的决心。」《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国语辞典》:有出入  拼音:yǒu chū rù
不一致、有差距。如:「他所说的和事实有出入。」《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列传三。龙启瑞列传》:「(庞大坤)究心音韵之学,尝谓顾、江、戴、段、孔、王诸家分部互有出入者,以入声配隶无准耳。」
《国语辞典》:古例  拼音:gǔ lì
旧有的事例。如:「这件事有古例可證,你就别再和我辩论了。」《元史。卷一五七。列传。刘秉忠列传》:「官无定次,清洁者无以迁,污滥者无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禄仪仗,使家足身贵。」
分类:事例列传
《漢語大詞典》:杂传(雜傳)
(1).古代史籍纪传之一种。因名目众多,且时杂虚妄之说,故别为一类,以区别于正史之纪传。隋书·经籍志二:“ 魏文帝 又作《列异》,以序鬼物奇怪之事, 嵇康 作高士传,以叙圣贤之风。因其事类,相继而作者甚众,名目转广,而又杂以虚诞怪妄之説……今取其见存,部而类之,谓之杂传。” 唐 刘知几 史通·品藻:“若乃旁求别録,侧窥杂传,诸如此谬,其累实多。”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纪传録:一国史,二注历,三旧事,四职官,五仪典,六法制,七伪史,八杂传,九鬼神。”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直至 刘昫 的唐书·经籍志,还属于史部起居注和杂传类里的。”
(2).纪传体正史中列传的一小类。如新五代史卷三十九至卷五十七均为杂传。
《国语辞典》:本律  拼音:běn lǜ
原有的法律。如:「处置犯罪者,有适当的本律。」《清史稿。卷二三○。阿什达尔汉列传》:「今刑部断狱不依本律,诸臣有坐者,或从重论,辄削其职。」
《国语辞典》:口答  拼音:kǒu dá
口头回答。如:「这次考试是采口答方式。」《明史。卷一四九。夏原吉列传》:「朝退,诸曹郎御史环请事。原吉口答手书,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