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张巡
 
张巡嚼齿
 
怒切齿
 
有齿嚼欲碎
 
死同巡远
 
男儿嚼齿
 
睢阳骂贼
 
骂贼睢阳
 
雎阳齿

相关人物
张巡
 
许远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忠义列传下·张巡〉~4900~
禄山之乱,巡为真源令,说谯郡太守,令完城,募市人,为拒贼之势。时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奉诏纠率河南诸郡,练兵以拒逆党,济南太守李随副之。巡与单父尉贾贲各召募豪杰,同为义举。十月,城陷,巡与姚訚、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闇、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國語辭典》:切齿(切齒)  拼音:qiè chǐ
咬紧牙齿,牙齿相互摩擦。形容十分痛恨。《三国演义》第五回:「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红楼梦》第九七回:「可知天下男子之心真真是冰寒雪冷,令人切齿的。」
《漢語大詞典》:切齿人(切齒人)
指仇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邵尧夫 居 洛 四十年,安平乐道,自云未尝皱眉,故诗云:‘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明 范受益《寻亲记·告借》:“平生莫作亏心事,世人应无切齿人。”
分類:仇人
《國語辭典》:咬牙切齿(咬牙切齒)  拼音:yǎo yá qiè chǐ
非常愤恨的样子。《水浒传》第七○回:「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刘氏咬牙切齿,恨恨的骂了一番。」也作「切齿咬牙」。
《国语辞典》:令人切齿(令人切齿)  拼音:lìng rén qiè chǐ
让人痛恨、愤怒至极。如:「这杀人犯的所作所为,令人切齿不已。」
《国语辞典》:切齿咬牙(切齿咬牙)  拼音:qiè chǐ yǎo yá
形容非常愤怒怨恨。《三国演义》第五六回:「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也作「咬牙切齿」。
《国语辞典》:攘袂切齿(攘袂切齿)  拼音:ráng mèi qiè chǐ
捲起衣袖,咬牙切齿。形容激动、愤怒的样子。宋。秦观《进策。边防上》:「吏士攘袂切齿,皆欲犁其庭而扫其闾。」
《国语辞典》:拊膺切齿(拊膺切齿)  拼音:fǔ yīng qiè chǐ
咬牙捶胸,表示极为悲愤。如:「他拊膺切齿,发誓要报仇雪耻。」
《国语辞典》:痛心切齿(痛心切齿)  拼音:tòng xīn qiè chǐ
痛恨到了极点。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此愚臣之所痛心切齿于既往,是以不忍复躬行于当世也。」也作「切齿拊心」、「切齿腐心」。
《国语辞典》:瞋目切齿(瞋目切齿)  拼音:chēn mù qiè chǐ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史记。卷七○。张仪传》:「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國語辭典》:切齿拊心(切齒拊心)  拼音:qiè chǐ fǔ xīn
切磨牙齿,拍打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战国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宋书。卷七八。列传。萧思话》:「此月五日,被驿使追命骑还朝,切齿拊心,辄已钟疾,虽百口在都,一非所顾。」也作「痛心切齿」、「切齿腐心」。
《國語辭典》:切齿腐心(切齒腐心)  拼音:qiè chǐ fǔ xīn
切齿,咬牙、磨切牙齿;腐,通「拊」,腐心,拍打胸膛。「切齿腐心」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史记。卷八六。刺客列传。荆轲》:「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刭。」《中国历代戏曲选。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我樊于期为秦,正日夜切齿腐心。今得死所矣!」也作「痛心切齿」、「切齿拊心」。
《國語辭典》:切齿拊心(切齒拊心)  拼音:qiè chǐ fǔ xīn
切磨牙齿,拍打胸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战国策。燕策三》:「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宋书。卷七八。列传。萧思话》:「此月五日,被驿使追命骑还朝,切齿拊心,辄已钟疾,虽百口在都,一非所顾。」也作「痛心切齿」、「切齿腐心」。
《國語辭典》:怒目切齿(怒目切齒)  拼音:nù mù qiè chǐ
张眼瞪视,咬牙切齿。形容愤怒、痛恨到了极点。宋。朱熹答折子民〉:「每读邸报,观其怒目切齿之态,未知将以此身作如何处置。」也作「怒目咬牙」。
《國語辭典》:噤齘  拼音:jìn xiè
切齿含怒的样子。《北史。卷五三。彭乐传》:「举刀将下者三,噤齘良久,乃止。」
《漢語大詞典》:齽齘
切齿盛怒貌。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州县缮甲厉兵,掎角相从,皆蛮之深讐,虽女子能齽齘薄贼,况彊夫烈士哉。”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孤忠肯把平生坏,怎得离齽齘。愿皇天鉴佑脱非灾,一扫浄氛埃。”
分類:切齿盛怒
《漢語大詞典》:嚼穿龈血(嚼穿齦血)
形容仇恨至极。 宋 文天祥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词:“想男儿慷慨,嚼穿齦血。”
分類:仇恨至极
《國語辭典》:嚼齿(嚼齒)  拼音:jiáo chǐ
咬牙切齿。形容非常痛恨、愤慨的样子。《金史。卷一一○。雷渊传》:「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诗:「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分類:咬牙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