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分文  拼音:fēn wén
极少的钱。如:「分文不取」、「身无分文」。《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你外边荣华,怎知家下尽散,分文也无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兄弟不瞒你,我此番出京,弄得分文没有。」
《国语辞典》:分文不破  拼音:fēn wén bù pò
形容十分吝啬,一毛不拔。
分类:吝啬
《国语辞典》: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  拼音:jiā yǒu qiān jīn,bù rú rì jìn fēn wén
(谚语)比喻家里纵使有钱,不如有稳定收入;若不耕耘做事,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良田万顷不如薄艺随身。」也作「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国语辞典》: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  拼音:jiā yǒu qiān guàn bù rú rì jìn fēn wén
(谚语)比喻家里纵使有钱,不如有稳定收入,若不耕耘做事,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又道是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常言家有千贯,不如日进分文。我今虽有资蠹,若不寻个活计,生些利息,到底是坐吃山空。」也作「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
《國語辭典》:分文不取  拼音:fēn wén bù qǔ
一个钱也不拿。如:「他分文不取就这样走了。」
分類:一分分钱
《漢語大詞典》:分文不直
亦作“ 分文不值 ”。亦作“ 分毫不值 ”。 形容毫无价值。古尊宿语录卷一:“此一瓣香,覷着则眼睛枯,齅著则脑门裂,遇贵则价重娑婆,遇贱则分文不直。”五灯会元·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嘆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天雨花》第二七回:“人间信佛者多,谤佛者少,惟左丞相不信虚无,专辟佛教,説我等寂灭门中,分毫不值。”《中国青年》1983年第8期:“为个人私利发牢骚,分文不值。”
《漢語大詞典》:分文不值
见“ 分文不直 ”。
《漢語大詞典》:分文不直
亦作“ 分文不值 ”。亦作“ 分毫不值 ”。 形容毫无价值。古尊宿语录卷一:“此一瓣香,覷着则眼睛枯,齅著则脑门裂,遇贵则价重娑婆,遇贱则分文不直。”五灯会元·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嘆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天雨花》第二七回:“人间信佛者多,谤佛者少,惟左丞相不信虚无,专辟佛教,説我等寂灭门中,分毫不值。”《中国青年》1983年第8期:“为个人私利发牢骚,分文不值。”
《漢語大詞典》:分文未取
见“ 分文不取 ”。
《國語辭典》:分文不取  拼音:fēn wén bù qǔ
一个钱也不拿。如:「他分文不取就这样走了。」
分類:一分分钱
《國語辭典》:身无分文(身無分文)  拼音:shēn wú fēn wén
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比喻穷困。如:「为了治病,他花光所有积蓄,如今已是身无分文。」
《國語辭典》:撩丁  拼音:liáo dīng
金钱。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二折:「我直著你梦撒了撩丁,倒折了本。」元。朱庭玉〈夜行船。无限莺花慵管领套。庆宣和〉曲:「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也作「镣丁」、「辽丁」。
《國語辭典》:文笔(文筆)  拼音:wén bǐ
1.六朝称文章有韵者为「文」,无韵者为「笔」。《晋书。卷七七。蔡谟传》:「谟博学,于礼仪宗庙制度多所议定,文笔议论,有集行于世。」
2.文章、文辞。《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南史。卷六八。刘师知传》:「博涉书传,工文笔,善仪体。」
《國語辭典》:六韬(六韜)  拼音:liù tāo
书名。指文、武、龙、虎、豹、犬韬。相传为周太公望所撰。六卷。曾号为「武学七书」之一,为谈兵者所称道。其中述殷周情事,多奇闻异说,可供神话研究参考。
《國語辭典》:分段  拼音:fēn duàn
1.就时间或区域分成几个部分。如:「新的公路交由几个承包商分段负责承建。」
2.划分文章的段落。如:「写作文之前,应学会如何分段。」
《漢語大詞典》:分段身
佛教语。谓轮回六道的凡身俗体。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身。 唐 拾得 之五:“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质。” 明 李贽 《与袁石浦书》:“以为此分段之身祸患甚大,虽转轮圣王不能自解免也。”亦省作“ 分段 ”。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薄伽梵相含空虚,化人分段同璠璵。”
《漢語大詞典》:新文字
三十年代前期一部分文化人鉴于汉字难认、难写、不利大众学习的缺点,主张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当时称这种拼音文字为新文字。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当没有看见拉丁化的新文字之前,就很难明确的断定以前的注音字母和罗马字拼法,也还是麻烦的,不合实用,也没有前途的文字。” 朱自清 《论通俗化》:“于是乎已故的 宋阳 先生指出这是绅士们的白话,他提倡‘大众语’,这当儿更有人提倡拼音的‘新文字’。”
《國語辭典》:场面(場面)  拼音:cháng miàn
1.场合、局面。《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头一件得帮助你中个举人,会上个进士,点了翰林,先交代了读书这个场面。」
2.表面的排场。《文明小史》第二八回:「我要撑这个场面,除非有个大阔人的靠山,人家方不能鄙薄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又算定到了那天,有几个客来,屈著指头,算来算去,什么都有了,连外国人都可以设法请几个来撑持场面,炫耀邻里。」
3.称旧戏剧中奏乐的文场和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器,武场指打击乐器。
4.一种影片结构形式。将若干个镜头进行有意义的安排,以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