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枹鼓相应(枹鼓相应)  拼音:fú gǔ xiāng yìng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出声音。比喻极力响应,紧密配合。《汉书。卷七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李寻》:「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枹鼓之相应也。」
《国语辞典》:按铃申告(按铃申告)  拼音:àn líng shēn gào
向法院按铃提出告诉。类似中国古代的击鼓鸣冤。今各地方法院检察处门口都设有申告铃,被害人及其他有告诉权人均可向法院按铃申告,由值日检察官开庭并作笔录,只要是合法告诉,法院一定受理。
《国语辞典》:打鼓津头(打鼓津头)  拼音:dǎ gǔ jīn tóu
渡口响起鼓声。古时开船,需击鼓为号。明。王夫之〈蝶恋花。打鼓津头知野戍〉词:「打鼓津头知野戍。万里归舟,认得云中树。」
《国语辞典》:泼浪鼓(泼浪鼓)  拼音:pō làng gǔ
一种儿童玩具。转动鼓面,鼓面旁的坠子会敲击鼓面,发出连续咚咚声响。旧时卖货郎亦用此摇弄发声以代替叫卖。《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见薛蟠骑著一匹大马,远远的赶了来,张著嘴,瞪著眼,头似泼浪鼓一般,不住左右乱瞧。」也作「波浪鼓」。
《国语辞典》:退堂鼓  拼音:tuì táng gǔ
旧时官吏审理案件完毕后,击鼓退下休息。后引申为畏缩不敢尝试。如:「听说这次考试录取率很低,许多人因而打退堂鼓不考了。」也作「散堂鼓」。
《漢語大詞典》:桴鼓相应(桴鼓相應)
以鼓槌击鼓,鼓即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梁启超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由是言之,则企业家果为国民经济之中坚,而企业之荣悴,与国民经济全体之荣悴,诚有桴鼓相应而丝毫无忒者,盖甚明也。”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这些团体和三厅的工作是能够桴鼓相应的。”
《漢語大詞典》:攻禜
古祭名。大祝六祈,四曰禜,五曰攻。谓击鼓逐蠹神离去。周礼·秋官·翦氏:“翦氏掌除蠧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 郑玄 注:“攻禜,祈名。” 孙诒让 正义:“此攻禜盖亦兼有二祈,与《庶氏》攻説略同。谓以辞告其神,又鸣鼓以攻之也。”
《漢語大詞典》:攻社
谓击鼓惩戒土地神。 汉 王充 论衡·顺鼓:“春秋之义,‘大水,鼓用牲於社。’……阴胜,攻社以救之。”
《漢語大詞典》:鼓乐齐鸣(鼓樂齊鳴)
击鼓声和奏乐声一齐响起来。形容热闹景象。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一景:“群众起立,鼓乐齐鸣。”《新民晚报》1991.11.3:“焰火升空,鼓乐齐鸣,十里渔港张灯结彩。”
《漢語大詞典》:鼓箭
单皮鼓的击鼓棒。细竹制成。两根为一副,长约二十厘米。一般专用于单皮鼓的演奏。有时也用以击打堂鼓,兼作鼓师指挥乐队的指挥棒使用。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后场》:“大鼓箭二,小鼓箭一,在椅垫下。”
《漢語大詞典》:鼚鼓轩舞(鼚鼓軒舞)
谓击鼓跳舞。泛指游乐。 梁启超 《敬告我国国民》:“若 美国 之七月四日, 法国 之七月十四日,皆举国臚欢,鼚鼓轩舞。”
《國語辭典》:朝钟暮鼓(朝鐘暮鼓)  拼音:zhāo zhōng mù gǔ
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唐。李咸用 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也作「暮鼓晨钟」、「晨钟暮鼓」。
《漢語大詞典》:敝鼓丧豚(敝鼓喪豚)
击鼓宰猪而求神,徒使鼓破而猪失。谓徒劳无益。荀子·解蔽:“故伤於溼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国语辞典》:东北大鼓(东北大鼓)  拼音:dōng běi dà gǔ
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的曲艺。通常为一人击鼓板演唱,另外由二、三人分别以三弦、四胡等乐器伴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常用曲调有大口慢板、小口慢板、流水板、二六板等。
《國語辭典》:晨钟暮鼓(晨鐘暮鼓)  拼音:chén zhōng mù gǔ
佛寺中朝课之前和熄灯之前皆会敲击钟鼓。用以警惕与自励。宋。孙吴会摸鱼儿。八窗空〉词:「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也作「暮鼓晨钟」、「朝钟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