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毬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击毬(擊毬)  拼音:jí qiú
中国古代一种骑马打球的运动。《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长庆二年十二月,穆宗因击毬暴得疾,不见群臣者三日。」《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四年》:「蜀主尝自夹城过,闻太子与诸王斗鸡,击毬喧呼之声。」也作「击鞠」。
分類:击毬
《漢語大詞典》:击球
同“击毬”、“击鞠”。
分類:击球
《國語辭典》:击毬(擊毬)  拼音:jí qiú
中国古代一种骑马打球的运动。《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长庆二年十二月,穆宗因击毬暴得疾,不见群臣者三日。」《资治通鉴。卷二七○。后梁纪五。均王贞明四年》:「蜀主尝自夹城过,闻太子与诸王斗鸡,击毬喧呼之声。」也作「击鞠」。
分類:击毬
《國語辭典》:击鞠(擊鞠)  拼音:jí jú
中国古代一种骑马打球的运动,约盛行于唐、宋时。唐。皇甫枚《王知古》:「乃退处于三川之上,以击鞠飞觞为事,遨游于南邻北里间。」也作「击毬」。
分類:马上打球
《国语辞典》:击球区(击球区)  拼音:jí qiú qū
棒球或垒球比赛中,打击手击球时所站的合法区域。
《国语辞典》:平击球(平击球)  拼音:píng jí qiú
网球运动用语。网球上指被猛力击出,以直线高速飞出的球。
《漢語大詞典》:毬场(毬場)
古代进行击毬游戏的场地。军中的毬场,亦作屯兵、习武、集结之用。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宪宗 问 赵 相 宗儒 曰:‘人言卿在 荆州 ,毬场草生,何也?’” 唐 杨巨源 《观打毬有作》诗:“亲扫毬场如砥平,龙驤骤马晓光晴。”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十九:“小毬场近曲池头,宣唤勋臣试打毬。”宋史·礼志二四:“以承旨二人守门,卫士二人持小红旗唱筹,御龙官锦绣衣持哥舒棒,周卫毬场。” 清 陈维嵩 《木兰花慢·寿虞山张以韬四十》词:“侠骨毬场酒舍,閒身茶灶渔船。”
《漢語大詞典》:毬马(毬馬)
(1).犹裘马。谓衣轻裘,乘肥马。形容生活豪华。 宋 苏轼 《表忠观碑》:“曄如神人,玉带毬马。” 宋 刘克庄 《忆秦娥·暮春》词:“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
(2).击毬和骑马。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秦九韶》:“邇甞从 李梅亭 学駢儷诗词,游戏毬马弓剑,莫不能知。”
《漢語大詞典》:毬门(毬門)
古代击毬游戏中,设置于毬场两端之门,为击毬的目标。宋史·礼志二四:“打毬,本军中戏。 太宗 令有司详定其仪。三月,会鞠 大明殿 。有司除地,竖木东西为毬门,高丈餘,首刻金龙,下施石莲华座,加以采繢。左右分朋主之,以承旨二人守门。” 清 陈维嵩 《丰乐楼·辛酉元夜》词:“鸞鞾兽袄,几羣牙帐,毬门弹压,紫陌坊瓦。”
《漢語大詞典》:毬杖
亦作“ 毬仗 ”。
(1).古时击毬用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綵画毬仗,谓之小打。” 清 吴伟业 《临淮老妓行》:“巧笑射朋分画的,浓粧毬仗簇花丛。”
(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仗。”宋史·仪卫志六:“毬仗,金涂银裹,以供奉官骑执之,分左右前导。”
《漢語大詞典》:毬头(毬頭)
南宋 宫廷击毬表演中,对毬队里主要队员的称谓。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教坊乐部:“筑毬三十二人(分左右军),左军一十六人:毬头 张俊 ,蹺毬 王怜 ,正挟 朱选 ,头挟 施泽 ,左竿网 丁詮 ,右竿网 张林 ,散立 胡椿 等。”
《漢語大詞典》:球杖
同“毬杖”。
1.古时击毬用具。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漢語大詞典》:毬杖
亦作“ 毬仗 ”。
(1).古时击毬用具。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分为两队,各有朋头一名,各执綵画毬仗,谓之小打。” 清 吴伟业 《临淮老妓行》:“巧笑射朋分画的,浓粧毬仗簇花丛。”
(2). 宋 时以击毬之杖涂饰金银,作为仪仗,用于导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仗。”宋史·仪卫志六:“毬仗,金涂银裹,以供奉官骑执之,分左右前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