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脂驾(脂駕)
脂车。谓准备驾车出行。 唐 魏氏 《赠外》诗:“束装赴 南郢 ,脂驾出 西秦 。”
《漢語大詞典》:展轮(展輪)
转轮。多指启程出行。 明 高濂 《二郎神·代妓谢双送别瀑泉王孙》套曲:“芳草恋王孙,遍天涯,付展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到了明天,发行李下船,下午时展轮出口。”
《國語辭典》:打道  拼音:dǎ dào
开路。旧时官员出巡,先使差役在前面开路,命令一般民众回避。《文明小史》第一○回:「众人不敢违拗,立刻打道回衙。」《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奴才来的时候,街上正打道儿,说河台大人到马头接钦差去,已经出了衙门了。」
《國語辭典》:节导(節導)  拼音:jié dǎo
前导人员,如警卫、随从、仪仗队等。《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一日,在长安街上行过,只见一人身衣黄衫,坐下白马,两个胡奴跟随,望著节导乱撞。」
《漢語大詞典》:警节(警節)
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 惊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徐鑾警节,明鐘畅音。” 刘良 注:“马徐行以警动其节,知君之行止也。”
《國語辭典》:邀喝  拼音:yāo hè
旧时官吏出行时,有前驱呼喝以清道的差役,称为「邀喝」。《金史。卷四二。仪卫志下》:「正二品:东宫三师……,邀喝三人,伞用朱浮图。」
《漢語大詞典》:行钵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 元 张养浩 《中都道中》诗:“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鉢暗凝尘。”
《漢語大詞典》:条狼(條狼)
“ 条狼氏 ”的省称。 1.用以泛指帝王出行时的卫士。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 慈寧 之安舆,乃迤出於殿闕,条狼执鞭,诵训夹軏。”
(2).借指衙役。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收发委员作,而猲诈甚于门丁;地方警察兴,而拘逮由其自便。舆臺皂隶,尊为清流;条狼执鞭,厚自扬詡。”
《國語辭典》:头达(頭達)  拼音:tóu dá
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列的仪仗。也作「头踏」。
《漢語大詞典》:转三桥(轉三橋)
旧俗上元节,妇女肩舆出行,经过数桥,欲以避邪,谓之“转三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闽中 上元灯节﹞自十一夜已有燃灯者,至十三则家家灯火……大约至二十二夜始息。盖天下有五夜,而 闽 有十夜也。大家妇女,肩舆出行,从数桥上经过,谓之‘转三桥’。”
《漢語大詞典》:驺殿(騶殿)
官员出行的随从。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骑从喝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班景倩 自 扬州 采访使入为大理寺少卿,路由 大梁 , 倪若水 为郡守,西郊盛设祖席。宴罢, 景倩 登舟, 若水 望其行尘,谓掾吏曰:‘ 班公 是行何异登仙乎?为之騶殿,良所甘心。’默默良久,方整驾回。”
《國語辭典》:站班  拼音:zhàn bān
成列侍立。如:「法官开庭审理案件时,数名法警在一旁站班,维持秩序。」
《漢語大詞典》:呵跸(呵蹕)
古代帝王出行时卫队吆喝清道,禁止通行。《宋史·乐志七》:“八神呵蹕,千官景从。”
《漢語大詞典》:殿呵
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随从吆喝,着人让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元 方回 《寒早》诗:“轻捷矜乘跨,张皇侈殿呵。”
《漢語大詞典》:仆旅(僕旅)
跟随出行的仆从。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严驾东征,肃迈林野,夕秣乘马,朝整僕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