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説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漢語大詞典》: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箇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国语辞典》:摩顶受记(摩顶受记)  拼音:mó dǐng shòu jì
师父用手摸著要求出家者的头,并为之授戒。《水浒传》第四回:「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也作「摩顶受戒」。
《国语辞典》:摩顶受戒(摩顶受戒)  拼音:mó dǐng shòu jiè
师父用手摸著要求出家者的头,并为之授戒。《西游记》第八回:「菩萨方与他摩顶受戒,指沙为姓,就姓了沙。」也作「摩顶受记」。
《国语辞典》:菩提流志  拼音:pú tí liú zhì
人名。本名达磨流支,南天竺人。十二岁从外道出家,六十岁始归依佛教。唐高宗时遣使迎请,武后时到达洛阳,于佛授记寺从事译经,中宗时于长安宗福寺译编《大宝积经》。前后共出五十三部经典。
《国语辞典》:功成行满(功成行满)  拼音:gōng chéng xíng mǎn
出家得道,修行圆满。元。杨讷《西游记》第二四出:「唐僧今日功成行满,正果朝元。」也作「行满功圆」。
《国语辞典》:削发为僧(削发为僧)  拼音:xuè fǎ wéi sēng
剃除须发,出家为僧。《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而今听见人说不在江南,已到四川山里削发为僧去了。」
分类:须发出家
《国语辞典》:跳墙和尚(跳墙和尚)  拼音:tiào qiáng hé shàng
幼童在六七岁时,举行一种出家仪式,以求延寿,称为「跳墙和尚」。
《国语辞典》:金刚智(金刚智)  拼音:jīn gāng zhì
唐代高僧的法号。南印度人,十岁出家,精通显、密教典,专修密法,因应南天竺国王之请,到中国传法。是中国密宗的创始人之一,与善无畏、不空并称为「开元三大士」。译有《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等。
《漢語大詞典》:遁迹桑门(遁跡桑門)
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清 钮琇 觚賸·树怪:“ 石涛 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跡桑门,结茅於 徽 之 黄山 。”
《國語辭典》:遁入空门(遁入空門)  拼音:dùn rù kōng mén
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如:「他不再留恋富贵,决定遁入空门做一个与世无争的人。」
《漢語大詞典》:渡引
谓引导人离俗出家。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胡说!本部堂早就派人到 神山 去查明,根本没有渡引过你这样的一名道士!”
《國語辭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拼音:dà mén bù chū,èr mén bù mài
不出家门,和外边甚少接触。如:「在这个时代,像她这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还真少见呢!」
《漢語大詞典》:披削
(1).削发出家。景德传灯录·宗密禅师:“ 唐 元和 二年将赴贡举,偶造 圆和尚 法席,欣然契会,遂求披削。”
(2).批改、删削。 明 李贽 《寄京友书》:“《坡仙集》我有披削旁註在内,每开看便自欢喜,是我一件快心却疾之书。” 清 陈确 《上闵辰生先生书》:“望吾师细加披削,仍付便人,以开迷谬,不胜幸甚。”
《漢語大詞典》:沙弥尼(沙彌尼)
梵语音译的略称。初出家的女佛教徒。《新华文摘》1982年第6期:“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